热门: 盘点上海精彩地下场所   上海最贵的20样东西   吃这个菜能防多种癌!   央视主持人最痛买房史   魔都最霸气的15家面馆   揭韩8大整容最多女星   这样布置沙发客厅翻倍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网络媒体走转改】枪林弹雨中的“革命摇篮” 战地母爱永不朽

http://news.online.sh.cn 2016-09-29 11:02 稿件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点击图片看下一页

 

9月28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采访团成员共同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

  西部网讯(记者 熊惠玲 彭芬 赵昊贺桐)延安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困苦逐步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而翻开这些光辉的史册,在一个特殊的地方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延安保育院”。今天(9月28日)上午,“长征路上奔小康”采访团成员共同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无不被这一段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历史震撼动容。

  战火下的童声笑语 苦涩里的甜蜜

  随着舞台灯光的渐次变暗,剧场内轰隆地飞机轰炸声将所有的采访团成员带回到烈火燃烧的残酷战场。一位红军妈妈为了保护孩子,永远地倒下了,妈妈怀中的遗孤被送到了延安保育院,开始了一段温暖快乐又艰辛磨难的成长时光……

  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题材,反映了延安的大背景、大主题。它把一个不起眼角落的故事,通过人们更容易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把一段枪林弹雨的战争历史,活化为一部绚丽生动的舞台剧;把一段生离死别的母子情,再现成一个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让人们从发生在“保育院”的故事感受革命者的人性光辉、牺牲精神和大爱情怀。

  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与日寇浴血奋战。无数抗日志士奔赴前线,英勇捐躯;大量党的领导和骨干因为要领导边区建设、指挥军队作战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抚养与教育。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1938年7月,由进步人士、社会团体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宋庆龄、何香凝、邓颖超等13人为名誉理事,杨芝芳兼任院长,负责接收培养边区干部、军人的子女和革命烈士遗孤。众多革命后代在保育院学习生活,继承了革命精神,见证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一声“妈妈”催泪下 无私大爱感人深

  “《延安保育院》给人的最强烈感受就是直达心灵的感动与声光特效带来的震撼,硝烟弥漫、冲锋陷阵、舐犊之爱、军民鱼水……一幕幕的感人情景,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而且情到之处总是令人潸然泪下。”观看完舞台剧后,一点资讯编辑孙明阳记者感慨地说。

  “看到院长妈妈为了救小主人公而牺牲,孩子喊出妈妈两个字时,我流下了感动地眼泪。”南方网记者周丹阳说,这个故事内容很简单但却很悲惨,延安保育院里发生的故事虽然很小,但可以从这些小故事中,从这些孩子身上感受到无数革命战士的无私付出和奉献,这让我们感受到战火年代里的温情。

  凭借丰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精神内涵、精湛的舞台艺术、优质的品牌形象,《延安保育院》已被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等权威组织机构授予延安精神教育基地、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知青联盟延安基地、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成为了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的新名片,是来延安旅游必看的红色经典。

1 2 3 ... 8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选稿: 王烨

  • 分享到: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