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盘点上海精彩地下场所   上海最贵的20样东西   吃这个菜能防多种癌!   央视主持人最痛买房史   魔都最霸气的15家面馆   揭韩8大整容最多女星   这样布置沙发客厅翻倍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浏览字号:
聚焦深改组1000天: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生态化
http://news.online.sh.cn 2016-09-29 17:42 [来源]:中国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动改革,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自成立之日到2016年9月24日的1000天,中央深改组共召开了27次会议,审议了162个文件,破题诸多领域改革难题,出台了多个顶层设计方案,承担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重任。

在全面深化改革内容方面,国家治理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执政党和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这一重大变革,有利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经济发展应当以生态环境为承载基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朴实而深刻的生态文明词汇已经广为人知。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深刻地揭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往的一些观点认为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是必要的,因而主张“先污染、后治理”。

但实践证明环境问题一旦发生具有不可逆性,钱再多也无法彻底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在这种错误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很多地方虽然富了,但却没有了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清洁、舒适的生态环境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如果被严重污染或不可逆转的破坏,不仅降低了人的生活品质,还严重地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发展经济的目的无非是创造品质更优的生活,而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只能带来雾霾、酸雨、饮用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了绿水青山,经济也会丧失持续发展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彻底否定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生态文明理念之下,经济发展应当以一定的生态环境为承载基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应当把生态环境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制定和执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做到环境优先。所谓“环境优先”,并非为保护环境而彻底否定经济发展的正当性,而是强调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在生态环境承载限度内发展经济。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还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根本含义。

保护绿水青山必须要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生态化

中国目前正处在国家治理的转型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必然包含国家治理方式的生态化。

国家治理方式的生态化首先要求国家治理理念的生态化。生态化理念不仅是一种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哲学理念,更应当成为国家的理念、社会的理念和全民的理念。无论是执政党、公务人员还是人民群众,都应当将环境优先作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在生态环境承载限度之内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念。

这要求我们加强生态化发展理念的教育工作,不仅应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政府公务人员的生态化发展理念教育,还应当加强对全民的环境宣传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使生态化发展理念能够深入人心,成为全民践行环保的意识形态基础。

国家治理方式的生态化还要求国家治理制度与治理体制的生态化。管理上水平,制度要先行。将生态环境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制定、执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客观上要求制定并实施能够体现上述生态化理念的制度与规则并建立相应的执行体系。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针对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大领域提出了到2020年前的改革目标和任务。

这一方案是统率我国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生态治理制度与机制的建立具有全局性的指导作用。在这一方案的指导下,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纷纷出台或修改。无论是被称为长着“铁齿钢牙”的新《环境保护法》,还是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气十条”和“水十条”,都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此外,中央在环境保护方面明确提出“党政同责”,并制定和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等配套规章,发布了《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建立了配套机制。

目前,国家治理方式的生态化变革已由理想逐渐变为现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频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法律规定日益严格,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虽然生态环境得以彻底改善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但随着各项治理制度、措施的不断跟进以及生态化理念的全面普及,生态文明的美丽愿景正在展现。(作者冯嘉系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 上海热线微信公众号

  • 上海热线易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选稿]:顾铭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