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静安区消保委走访潮流盲盒、扭蛋机市场后发现……

    律师点评:盲盒经济背后的“消费陷阱

  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知情权难保障。消费者在购买盲盒的过程中,无法直接观察商品的外形、质量等属性,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盲盒分为“基本款”和“隐藏款”,但商家大多都没有标识抽取“隐藏款”的概率,影响消费者知情权。

  商家套路多,容易诱发消费风险。盲盒抽奖式的营销方式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大多消费者购买盲盒的欲望就是来自于盲盒“隐藏款”的稀缺性,从而引发购买盲盒成瘾,滋生畸形消费观。

  对经营者来说:经营者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遵守《消法》、上海市新修订的《消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要保证产品质量,杜绝“三无”产品和仿冒品;同时也应积极履行退货、更换、修理等经营者义务,不得以盲盒特殊性等借口免除应当承担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义务。

  对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在购买盲盒前要仔细阅读商家公示的内容,以及对于盲盒商品的限制内容,如果内在商品真的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适用《消法》、上海市新修订的《消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经营者履行退换货的义务。此外,消费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他们是购买盲盒的主要群体,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十分容易为“盲盒”上瘾。暑假已接近尾声,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不冲动消费、不超前消费、不超标消费。

  ——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静安区消保委讲师团成员、律师志愿者李彬

  律师点评:“盲盒”引申出的未成年人保护

  盲盒经营在青少年保护方面也有相关的规定。根据2022年1月10日实施的《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第18条: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现场询问或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近期的《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增加提到盲盒经营者应以显著方式提示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盲盒应取得相关监护人同意。鼓励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保护性措施,对小学校园周围的盲盒销售模式包括距离、内容等进行具体规范。

  根据上述规定,可见未成年人是无权自行购买盲盒的。规定已经相对严格,如果购买盲盒对未成年人成长不利,可能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那么监护人是有权不同意孩子购买的。

  现在无人自动贩卖机也是盲盒销售方式之一,也需遵守未成年禁售限售的规定。商家应该从技术上解决身份识别的问题,比如可通过二维码信息、视频智能、身份数据等方式予以核实。如果不能解决该问题,导致违法向未成年人出售盲盒,这样的行为应当取缔。希望相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能够注意盲盒经营者是否遵守青少年保护相关的规定。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静安区消保委讲师团成员、律师志愿者张玉霞

  消费提示:

  1、仔细阅读随机抽取方式销售的商品品类和内容,了解销售模式以及抽取数量及抽取比率等;2、倡导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切勿盲目购买、冲动消费;3、未成年人建议在家长的陪同下购买盲盒、扭蛋等产品;4、请保留好相关消费票据和凭证,网购盲盒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以供维权所需。

  同时,静安区消保委呼吁:

  一是经营者应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面对未成年人购买明显超出其正常消费能力的盲盒等,应主动询问并劝导,征求其监护人同意。

  二是家长和学校要教育、引导孩子理性对待随机抽取的消费模式,避免沉迷或成瘾,帮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健康、理性的消费习惯。

  三是该类销售模式,其经济布局和发展要科学适度。

  希望经营者、消费者、监管部门和消费维权组织齐心协力,共建一个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多赢共享、包容普惠的新型消费模式的生态环境。

上一页 1 ... 5 6 7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静安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