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热门景区“挤”满外国游客 小众乡村、高科技景点成“打卡”新选项

  随着国际航班逐渐恢复,入境免签的范围不断扩大,2024年以来,入境游持续升温。一季度,到张家界的韩国游客达10.51万人次,比2023年一季度增长367.76倍。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炉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京接待入境游客46.9万人次,同比增长3.1倍。尤其是实施新免签政策的瑞士、爱尔兰等国家来京游客同期增长近五倍。

  纵观全国,2024年一季度,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超1.41亿人次,同比上升117.8%,其中,外籍人员达1307.4万人次,同比上升305.2%。

  “五一”假期临近,入境游持续火爆。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30%。各景点外国游客身影多了起来,他们还有很多新玩法。

  持续升温 入境游复苏 热门景区游客倍增

  边检部门统计,3月1日以来,已经有超过2.8万人次入境云南,比2023年同期增长276%。另一个热门旅行地,湖南张家界近期也“挤”满了韩国游客。

  张家界韩式餐馆上座率明显回升,一些饭店日营业额可达万元以上。来自黑龙江的金东旭年初开了一家韩式烧烤店,因为生意太火店面一直在扩建。

  深度体验 外国游客热衷寻觅独特风景

  与传统的观光游方式相比,很多欧美游客更喜欢定制化的深度游。他们喜欢放慢脚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一些独具风情的小众乡村、私房餐厅都成为他们旅游清单当中的新选项。

  春日的江西上饶三清山,山势雄伟、云海雾涛。这两天,一支来自欧美的旅游团在这里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旅程。

  爬三清山,观云海的同时,在金沙村,畲族村民带来的畲族舞让游客十分惊叹。

  如果来中国有旅游清单,那美食之旅绝对是榜上有名。与常见的中餐不同,一些民族特色菜则更具风味,在广西阳朔,来自德国的游客莎拉体验非遗“瑶族打油茶技艺”。

  独特体验 “医疗旅游”知名度上升

  在百年口岸绥芬河入境的俄罗斯游客,则为了另外一项中国特色慕名而来。

  俄罗斯游客尼古拉说,他的背一直不舒服被推荐来试试推拿和针灸,他通过推拿得到了放松。他的妻子和女儿也来旅游,希望她们也能来试试。

  作为中俄边境的重要口岸城市,自2023年9月恢复中俄两国团体旅游互免签证业务以来,每逢周末,绥芬河各大中医院就不乏俄罗斯游客的身影。

  2024年以来,绥芬河口岸出入境游客达19.8万人次,同比增长350.8%。其中,俄罗斯赴绥芬河医疗旅游1573人次。

  玩法更新 外国游客体验更多文化场景

  要问时下国内年轻人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或者玩法有哪些,那可能会是跟着剧本游全城、逛当地特色博物馆、去国风主题公园体验穿越之旅。有意思的是,外国游客也十分喜爱这些时髦的新玩法。

  在河南开封万岁山大宋武侠城,最近外国人的身影多了起来。

  云南澄江化石地是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在当地博物馆,不仅能见到来研学的中国游客,还有一批批外国游客的身影。

  美国游客杰克和卡罗琳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入境游的第一站,他们选择了来看杂技。

  这场融合了高超的杂技、江南丝竹和评弹唱腔的表演,让外国观众沉醉不已。演出负责人介绍,4月份以来,境外旅行团大幅增加,他们特别制作了适合游客行程的60分钟精华版。

  专程“打卡” 外国人热衷体验高科技景点

  外国游客除了赏美景、品美食、逛古城、看演出,还有哪些深度体验中国之旅?

  倒挂金钩的独特外观加上大开度车窗和透明式观景地板,科技感十足的湖北武汉光谷空轨不仅是当地市民的交通工具,也是外国游客的新晋“打卡”地。

  “光谷光子号”是我国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除了独特的造型,列车从出库、启动到停车、入库全程自动操作。2023年9月开通运营以来,经常能见到外国游客的身影。

  在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首钢园,全国首个无人驾驶示范区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朋友慕名而来。

  无人驾驶出租车无论是加速、减速、掉头都很平稳,这让爱好科技和汽车的美国游客印象深刻。

  加强服务 各地开通外币支付等通道

  随着入境游热度不断升温,各地政府不断推出特色服务,促进外国游客旅游便利化。

  一大早,陕西秦陵博物院中外游客络绎不绝。4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境外融合服务平台”正式运营,境外游客可用本国货币直接预约游秦俑,平台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4种语言和29种货币进行在线预订与支付。目前,平台已接受预订3300张门票。

  4月,上海完成国内首批出租车的支付便利化改造。出租车里刷卡机十分显眼,它不仅支持境内外银行卡刷卡支付,还有银联云闪付、数字人民币、扫码支付等多项功能,车里还有醒目的支付标识、服务指南等。

  湖南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推出24小时快速办理团队旅游入境签证,海关将推出“无感通关”等新服务。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央视网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