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抗寒防冻必备攻略   沪将继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地铁开启防冻“加强版”   申城遭遇罕见寒潮   沪市民境外游人均支出1.5万   沪多地气温破冰点   雾霾高发铁棍山药沪上受捧   
【浏览字号:
复旦等揭示乙肝病毒“生活方式” 找到难愈原因
http://news.online.sh.cn 2016-02-25 08:12 [来源]:解放日报

图说:乙肝病毒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原体,它是造成慢性乙肝的元凶。网络配图

  记者近日获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袁正宏课题组、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科研人员等合力攻关,通过长期研究,揭示了乙肝长期迁延不愈的根本原因,同时监测到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后cccDNA清除情况。相关研究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乙肝病毒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原体,它是造成慢性乙肝的元凶。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研究估计,全球约有2.4亿慢性乙肝患者,大多分布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国家。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肝细胞癌。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感染者9300万人,在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比例分别高达60%、80%。随着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的推行,婴幼儿乙肝阳性率大幅降低。但对其他感染病毒者,仍缺乏彻底治愈方法,为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健康负担。

  论文第一作者、市公卫中心科学研究部博士张小楠介绍,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表明,慢性乙肝长期迁延不愈,根本原因在于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简称cccDNA)在肝内长期存在,继而导致病毒表面抗原血症。由于cccDNA在患者体内水平极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不仅检测困难,而且无法显示其组织内的分布特点。

  在袁正宏指导下,张小楠在bDNA信号扩增技术基础上二次开发,成功建立了一种能在组织水平显示cccDNA分布的原位杂交技术。该技术同时可显示乙肝病毒的其他复制中间体。研究组将原位杂交、乙肝病毒主要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获得了病毒核酸与蛋白质的综合图像。令人意外的是,乙肝病毒抗原与核酸在单细胞水平均呈现惊人的“马赛克状”分布,即病毒的cccDNA。研究进一步证实,经过1年以上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肝细胞内仍存在乙肝病毒cccDNA。

  研究组于是提出:在单细胞水平乙肝病毒存在“抗原富集期”“DNA富集期”和“潜伏期”的三阶段假说,推测患者体内肝细胞生理水平、病毒复制活跃度的变化可以导致三个阶段的相互转换。这一假说在单细胞水平描述了病毒生活周期的复杂变化模式,为进一步针对患者不同病情设计清除乙肝病毒cccDNA提供理论基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 上海热线微信公众号

  • 上海热线易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选稿]:钱泽澜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