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严和“补贴大战”或成“硬伤”
网约车自诞生以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以价廉、便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过,一些业内人士提出,快速发展的网约车也带来不少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网约车平台对招录司机和车辆把关不严,以致多次出现人与车信息不真实、预约信息和实际服务的人车不一致的情况。
“虽然快车、顺风车、优步等价格便宜,但对这些车和司机心里没底。”北京市民孙女士表示,平台应该负起责任来,做好司机身份的核查。
中国优步产品安全方面负责人杨毓杰表示,平台企业会配合监管部门做好安全方面的管理,优步已在司机端资料审核中应用“人像识别”技术,目前正在测试“活体对比”——用摄像头采集动态的人像数据进行比对。
另一方面,为抢占市场,打车软件一直打“补贴战”。据业内披露的数字,2015年易到用车、优步和滴滴快的等平台企业在乘客补贴上“烧掉”约200亿元。这一模式一度让网约车司机收入颇高,也给消费者带来一场低价打车盛宴。
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昌说,过度依赖补贴恐不可持续,司机和乘客都形成习惯,一旦补贴少了或者没有了,就会不适应。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网约车让消费者体验好,是因为有双向补贴,但资本始终是逐利的,这种补贴可以随时取消,到那时可能服务和价格未必比出租车好。
就在广州要求平台“下架”优惠后3天,神州专车便推出了“更大的优惠”:充100送100,每个用户最多可充1万元。平台发给用户的信息显示,活动首日充值总额就突破10亿元。而滴滴平台上过去有的打折券等优惠仍然可用。
同时做优步和滴滴的广州司机杨师傅说,哪个平台优惠多,叫车的人一下子就会猛涨,没有优惠,单子就少了。消费者选网约车,最大的吸引力还是优惠,没有了优惠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