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抗寒防冻必备攻略   沪将继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地铁开启防冻“加强版”   申城遭遇罕见寒潮   沪市民境外游人均支出1.5万   沪多地气温破冰点   雾霾高发铁棍山药沪上受捧   
【浏览字号:
白少康: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没有时间限制
http://news.online.sh.cn 2016-05-17 08:41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5月10日中午,上海市副市长白少康来到上海新闻广播《市民与社会·市长热线》直播室,围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这一话题,与市民探讨交流。

  【市长问答】

  1.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的初衷究竟是什么?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和交通秩序整治,有什么区别?

  白少康:秩序整治主要是维持,违法行为主要是通过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来立规矩。这次交通大整治提了两句话,叫做“立法律规矩、正尊法风气”。

  2.中心城区、中环以内整治效果非常明显, 但是中环、外环以外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

  白少康:这里面没有重点非重点,一定是全覆盖,没有中心城区和郊区,只要是违法行为,在上海的境内我们都要依法的进行整治,依法进行查处。所以,郊区下一步也要加大整治的力度,也希望郊区近期情况能有一个尽快的改善。

  3.不少驾驶员觉得是不是熬过这三、四个月,就没事了?这阵风过去以后,也就没这么大力度了?

  白少康:整治没有时间界限,不存在中间阶段,不存在搞三、四个月。一抓到底,直到把上海交通秩序能够抓出好效果,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没有结束。

  4.机动车整治都是有抓手的,对非机动车、行人整治能做到一视同仁么?怎么做?

  白少康:作为交通的出行者要依法出行。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违法行为也要一视同仁,坚持违法必究。同时要加强对行人、非机动车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在法律相关的规定下骑好自己的非机动车,穿越马路的时候要遵守交通法规。

  5.现在行人走路不按规矩的非常多,但有时候车辆是不是也应该给予行人应有的尊重?

  白少康:这个话题很好,我有一个体会,今天我来的路上,在一个十字路口左转的时候,人行横道也在放行,前面有一台车,这台车见到行人之后就停下来,后面车都停了下来,直到行人过了之后,这台车才启动。见到这样的现象,我们感到很欣慰,仿佛到了国外。这说明我们一个多月的整治、交通法律法规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这台车号有必要在这里提一下,沪BCE263。违法行为要整治,对于遵纪守法的驾驶人员也要公开的宣传、表扬和点赞。

  6.现在驾驶员开到黄线就紧张,黄线怎么划?能不能减少一些黄色实线禁停标志?能不能设置的科学一些?

  白少康:黄线,最近我们划了一些,总体上不算多,基本的考虑主要是一些道路中心地区、交通繁华的地区、商业比较繁华的地区,加上一些机关、学校周边的地区。听众提的都是很好的建议,标志标识需要不断的优化,没划的地方要划,划的不合适的地方也要调整。凡是划了黄线的地方一律不许停车,停了就要依法查处。

  7.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能作为执法证据非常好。有出租司机表示:“总感觉脖子后面冷嗖嗖的,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自己老老实实开了一天觉得很难受。”

  白少康:难受就说明效果非常明显,我们习惯了不守法,自由行走,现在按规矩行走一定有一个习惯过程,但是随着我们整治之后,大家都按照规矩走会觉得更加舒服。我们要适应慢交通,但都按规矩来行驶的平均速度一定会提高。

  8.现在警力也挺紧张的,持之以恒地开展整治,如何最大限度利用科技手段?

  白少康:前面提到的行车记录仪,实践证明,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施行了,这么几天时间,平台上已经接到1000多条线索,查实了100多条,比例还是比较高的。目前正在建设新增加的18000套电子警察,上了之后就等于全市增加了18000名交警。同时我们也利用大数据的技术,研发了一款新的分析软件,对十字路口违法行为实时抓拍,自动形成有效证据。我们试了三天,一个路口发现了1000多起违法行为,其中符合证据条件的有200多起,证明这个大数据软件是非常有效的。将来行车记录仪、手机包括大数据软件,就构成一张发现交通违法行为的科技网,这就是“天网”。

  9.交通违法处罚怎么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除了罚钱还有没有更具威慑力的手段?

  白少康:处罚不单单是数额大小的问题,最主要是对被处罚人是一个法治教育。接下来不仅是单纯的处罚,在整治过程中,还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相关联,对于办理居住证的人,我们也正在研究交通违法行为和居住证办理相关联的一些措施。所以这些关联之后,交通违法行为的成本就会大大的提升。

  10.提个建议:希望将来轿车从厂里出来就要有连接互联网的装置,让每个驾驶员上了车以后,通过一个手段才可以启动这辆车,利用实名制手机和车辆进行匹配。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如说你的驾照过期了,或者有各种情况不能驾驶了,你就不能启动这个车辆了。上路之后,所有的车辆都进入数据网络,路况如何,系统会自动的提醒你。

  白少康:很有创意,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这位听众的很多想法将来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11.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开展以来成效显著,接下来还有什么样的做法和想法,能够真正成为改变大家固有、原有习惯巨大的推动力?

  白少康: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实践,交通大整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处罚10类违法行为将近260多万起,同比增加了2.6倍以上。这一个月的时间仅仅是开始,接下来我们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把对违法行为的严肃查处、严格执法作为一种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把它一直坚持下去。我想今天能管好,将来一定能管好。

  相关链接

  《市民与社会》节目简介

  1992年10月26日开播的《市民与社会》节目,是上海广播史上第一个有听众参与的新闻谈话类直播节目。节目邀请嘉宾和听众就一个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公共政策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展开讨论。近十五年来,在午间节目中始终保持高收听率,每天忠实听众由30万人,到达受众近90万人次。节目在1999年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2005年获上海首批优秀媒体品牌。《市民与社会》被业界喻为“官民对话的桥梁,公众意见的论坛。”

  《市民与社会》平均每年在栏目中探讨250多个话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方方面面。上海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国内的近30位省、部自治区领导都曾应邀来到直播室担任嘉宾。节目曾因1998年采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而蜚声海内外。2000年起,节目在市府新闻办的支持下制度化播出“市长热线”专栏,每月都会有一位市长或副市长与听众进行对话,这项创新栏目已被国内16家省级电台效仿。此外,“今天我议政”(与市人大合办),“政协之声”(与市政协合办),“中学生论坛”,“东方讲坛”等一批专栏也深受听众喜爱。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 上海热线微信公众号

  • 上海热线易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选稿]:黄小燕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