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抗寒防冻必备攻略   沪将继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地铁开启防冻“加强版”   申城遭遇罕见寒潮   沪市民境外游人均支出1.5万   沪多地气温破冰点   雾霾高发铁棍山药沪上受捧   
【浏览字号:
月入十万网红“美少女”:直播只是生活的调味剂
http://news.online.sh.cn 2016-06-29 08:42 [来源]:上海观察

 

  23.8万粉丝、970多万“映票”(直播app内的虚拟货币)、4.6万浏览量,2个与在线旅游网站合作的直播视频——这些数字背后的美少女陈大榕,玩手机直播应用其实才短短三个月。

  在陈大榕进驻的手机直播应用上,每张“映票”对应的是0.1元人民币,970万张“映票”的实际价值就是97万人民币,而她能拿到的提成是30%。如果“重量级”继续增加,在以后的一些直播活动中,提成还能增加到60%。

  陈大榕

  [主播凭什么走红]

  身材高挑、妆容精致是陈大榕和徐妍馨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走在哪里都有着超高的回头率。在直播app上,两人也因为高颜值十分“吸睛”。

  刚开始玩直播时,她们录制的内容大多是碎片化的生活,吃饭、睡觉、化妆、出去逛街,闲暇时间都可以用来直播。陈大榕笑称直播“有毒”,一旦开始玩就会上瘾。最夸张的时候,早上睁眼第一件事、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都是拿起手机做直播。

  虽然只是把直播当成娱乐,但因为两人在手机视频平台和微博上已经有了良好的粉丝基础,几个平台互相联动,粉丝长得飞快。玩直播三个多月,她们在直播平台上已经有了23万粉丝。

  在直播中,为了体现宣传和营销的元素,陈大榕和徐妍馨会主动感谢“金主”。以旅游直播为例,直播前她们会在微博作出预告,直播时告知粉丝可以上微博看相关游线的链接,粉丝可以直接预订旅游线路等。

  对于在直播中插播广告这件事,陈大榕说其实粉丝并不是太反感。她模仿了一下平时插播广告时的语调,可爱的语气加上活泼的语言,粉丝反而都很受用。即便粉丝对游线不感兴趣,广告也只是一带而过。

  不过,对于接踵而来的邀约,她们还是会尽量筛选和本身职业相关的行业进行合作。旅游行业是首选,娱乐和工作两不耽误。身为淘宝店主和平面模特,陈大榕和徐妍馨也比较青睐服装、美妆等行业。

  徐妍馨

  究竟直播为什么能这么火?在她们看来,是因为能在直播中看到活生生的网络红人,看客看着别人的生活,自己却能身临其境。除了好奇心之外,主播的颜值、打扮、才艺和个性也是吸引粉丝的关键。网民的口味有时难以预测,“做自己,别人反而会更喜欢你。”陈大榕说。

  [直播红人怎么赚钱?]

  有了大批粉丝捧场,主播们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以某直播平台为例,主播所有的收入都来源于粉丝的礼物,这些礼物五花八门:小到只要0.1元的“樱花雨”、“小黄瓜”,大到价值1314元的“邮轮”,这些虚拟礼物都是粉丝们掏出真金白银买来的,豪爽的粉丝高兴时的确会一掷千金。

  对于主播来说,拿到越多高价值的礼物,自然也就对应着更高的收入。比如,主播在直播中喊着要去看海,其实就是希望粉丝能送她们价值最高的“邮轮”——这样的技巧,对于陈大榕和徐妍馨来说驾轻就熟,也是两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直播平台之外,许多公司和卖家也注意到了她们,在化妆直播中插播个口红、美瞳广告之外,旅游直播是她们最近做的尝试之一。

  在一次与春秋旅游合作的泰国甲米旅游直播中,陈大榕和徐妍馨进行了7天5晚的闺蜜游,在自拍杆和手机的拍摄下,两个人在海边吹风晒太阳,拜佛骑大象,还逛了夜市,“吃喝玩乐”的旅游要素一样都没落下。和一般游客不同的是,她们打开手机即时直播了旅游行程,还要时刻与粉丝进行互动。

  在甲米攀岩时,镜头直播了陈大榕在攀岩前的纠结和从底层往上爬的全过程,粉丝贴心地组队给她鼓气,还组成了一个拉拉队,每一个给她加油的粉丝仿佛都在甲米一样身临其境。

  这次的旅游直播中,每个视频的在线观众在1万左右。直播过后,不断会有新粉丝看之前的直播,最后一次直播目前已经有4.6万人看过。

  而这几个看似随意的直播视频背后,其实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有网络人气摄影师rayshen主持拍摄和后期,摄像师、化妆师、整理服装的助手样样齐全,旅游机构投入的成本可见一斑。

  她们也不忘在直播时给自己的店打打广告,陈大榕就计划着将直播平台的粉丝流量变现到她的淘宝店,通过直播给自己再赚一笔。

  [直播不能当工作]

  虽然玩直播看起来是“蛮不错的职业”,但两人都表示不会将主播当做自己的本职工作:“直播热度过了之后,可能就没有热情再去做了,现在只是把它当做闲暇时的娱乐。”

  这样的态度,也许和她们之前的经历有关。陈大榕告诉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她之前玩微拍app累积了30多万粉丝,但停止更新后,粉丝都流失了。

  虽然说着“旧的粉丝走了,新的粉丝会来,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网民”,但网络粉丝的流失之快让她们对直播app明显信心不足,更不用说app本身的更新换代,一旦app下架更会将主播们杀得措手不及。

  因此,尽管当下风光无限,这两个94、95年出生却已俨然是直播界前辈的姑娘,还是想劝诫想要投身于此的人:不要放弃原有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直播仅仅是生活的调味剂。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 上海热线微信公众号

  • 上海热线易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作者]:李宝花 裘雯涵 [选稿]:刘靖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