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辛苦,一边收获】
事实上,在开民宿之前,小麦也和大部分人一样会考虑很多:工作怎么办?生活会不会不够稳定?离开现在的城市,能不能做得好?但是,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她却发现经营一家民宿既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绝大多数时候,小麦夫妇充当的是西塘游客接待中心的全方位“客服”。每周最大的考验,就是周末时住客一拥而来,他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客人办理入住、安排师傅接送、购买景区门票等各项事宜。当他们低头忙碌的时候,会安排客人在客厅或者小院里休息,奉上免费的水果茶点、书籍。
另外一些时候,他们的角色是“居委会大妈”,经常管理和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纠纷。有一次隔壁的客栈搞装修,噪音影响到住客,他们需要立即进入谈判员的角色,一趟又一趟跑去找隔壁的老板说好话。
还有一些时候,他们的角色是人事经理、财务经理、采购经理、客房服务人员……总之,从以前只要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好,到现在事事亲力亲为还要想在员工前面,小麦夫妇觉得自己必须得是“十项全能”才行。
整个经营旅店的过程中,小麦也更深切地领会了之前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运营模式,比如员工之间的管理和工作分配、薪资奖金、客户接待等,旅店经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
比如,为了调动工作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小麦将工作人员的收入直接和客栈的入住率挂钩,运用的正是原来公司一直提倡的“绩效考核”方式。在小麦看来,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往往直接决定整个客栈的水准。
正是因为全身心对游客的付出,很多人在离店之后都成了店主夫妇的朋友。让小麦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来自北方的客人。当时这位住客准备到苏州、杭州和西塘3个地方去玩,小麦给她做了非常详尽的行程建议,甚至包括公交车车站下走到景区的距离等都事无巨细地告诉了她。
离店之后,这位住客发了很长一段朋友圈描述了店里的服务以及她的旅途感受。她说她在拍照的时候,有个老大爷不小心入了她的镜头,大爷略带歉意的跟她说有时候照片一辈子只有这么一张,我哪能在这里拍呢!这样一段琐细的旅途见闻,她发在朋友圈时专门@了小麦,这样的小细节令小麦感到很温暖,觉得自己被一个原本的陌生人惦记着,也是一段奇妙的缘分。
虽然从准备到正式经营这家旅店的几个月里,小麦夫妇品尝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但他们觉得,如果能带给旅客一些旅行途中的小确幸、小温暖,这一份个人的小梦想就有了坚持下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