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抗寒防冻必备攻略   沪将继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地铁开启防冻“加强版”   申城遭遇罕见寒潮   沪市民境外游人均支出1.5万   沪多地气温破冰点   雾霾高发铁棍山药沪上受捧   
【浏览字号:
沪市民阅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每天半小时"阅读渐成主流
http://news.online.sh.cn 2016-08-05 08:44 [来源]:解放日报

 

  制图:王晨

  昨天发布的“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2016)”显示,上海市民阅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阅读消费稳定上升。从阅读人群看,深度阅读人群有所上升,“每天半小时”阅读渐成主流。

  在今年的市民阅读状况调查中,上海市民每天阅读纸质图书时间的前三位选项保持了从2013年以来的排位:“15—30分钟”、“0.5—1小时”和“15分钟以内”,其中,前两项选项的比例之和今年达到了54.33%,为2013年来最高。同时,“15—30分钟”和“0.5—1小时”也在今年市民每天使用电子终端阅读的时间上排在第一、第二位。

  首选“传统(纸质)阅读”的比例仍高出首选“数字阅读”的比例。“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上仍有优势。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阅读效果的比例为57.98%,“需要深度阅读”仍居主要原因首位。

  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时间分配上,连续五年都是“数字阅读小于纸质阅读”排在第一,但比例有所下降。“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一直是困扰“数字阅读”的重要问题,自2012年至今,已连续五年排在“数字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选项第一位;“海量信息,庞杂而难以筛选”由去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提高了6.54个百分点。而在上海市民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中,“获取便利”由去年的第二位上升到第一。

  “纸质图书”(不包括期刊和教科书)方面,去年阅读“1到3本”的答案排名最高,但2015年位居第六的“一本也没读”今年上升至第五,比例比去年略高,值得关注。将所有选项的数据加权平均计算,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约在6.61本(男性市民的平均阅读量是6.73本,女性市民的平均阅读量是6.50本,“7到18岁”群体的平均阅读量是8.37本)。总体来看,上海市民的阅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数字阅读”载体的日益丰富,市民对于“数字阅读”付费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排在购买数字出版物支出选择前三位的依然是“只看免费的”、“20元以下”和“21-30元”。尽管“只看免费的”占比超过其他各项之和,但比例逐年下降。报告分析,虽然数字出版物购买的非刚性、不确定性表现依然明显,免费阅读数字出版物的惯性还会在相当部分的读者那里继续“运行”,但阅读者逐渐接受付费数字阅读会成为趋势。对于数字出版来说,将更丰富、更优质的内容与更广泛的应用途径加以尽可能完美的结合,以满足阅读者的多样性需求,是一个指向明确的目标。

  “数字阅读”是否会影响阅读习惯?从调查可见,对大部分阅读者而言,“数字阅读”更倾向于信息的“浏览”或“获取”,很大程度上容易停留在“浅阅读”层面,不过这种“有目的地选择性”的“定位”式阅读需求也正是“数字阅读”的优势所在。报告分析,“数字阅读”以检索便捷、定位准确的特点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这种阅读习惯也给传统出版业指明了某种方向,如定制化出版、专项化出版、集束化出版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 上海热线微信公众号

  • 上海热线易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作者]:钟菡 [选稿]:刘靖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