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和华东师大宣布在本科招生中将使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参考。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招生过程中,各校的使用办法有何特点?记者采访了4所高校的4位招办主任。
便于考其所长考其所好
此次四校公布使用办法,框架基本相似。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说,复旦方案主要有三点:一是综评录取涵盖所有信息,每个模块同等重要。二是在2017年的校测过程中,高中素质的综合评价信息,将作为报名审核、面试前的重要参考。相关材料不再由考生寄送,而是大学经相关管理部门协调下获取。第三,对综评信息的使用,将在普通批次录取、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自主招生等各领域得到推进,具体方法方案,今后将陆续公布。
不少业内专家表示,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全面了解学生兴趣与特长,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变以往单一的“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结果”的评价体系,高校以此更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表现,有利于选拔与高校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学生。
期待综评信息现学生全貌
分析四校办法可发现,作为招生的参考部分,综评信息将起到关键作用。
上海交大招办主任郑益慧说,高考招生专业录取时,一旦发生同分情况,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记录将作为取舍的重要参考。“期待有一天,看着综评信息的材料时,能清晰浮现学生本人面貌。”
在同济大学招办主任廖宗廷看来,综评信息在高招普通批集中录取时的应用,不仅在于同分情况,甚至可以帮助招生教师深度评测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潜力,成为调配专业的参考。
这一举措,也将助力高校选拔更多适合自己的学生。华东师大招办主任熊斌说:“华东师大有一部分师范生招生,我们将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更充分了解报考学生是否适教乐教。同时,我校也比较看重学生的国际化表现及潜力,在这方面,将从综评信息中得到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