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包括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在内的申城三大火车站全面关停了室内吸烟室,这也意味着室内禁烟迈出重要一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禁”字当头,仍有一些老烟枪熬不住烟瘾偷吸。但铁路和航空部门表示,因其不具备处罚执法权,只能尽可能加大巡查劝阻力度,更多还是寄希望于市民自觉遵守。而本月30日零时起,上海两大机场航站也将加入“禁烟”队伍,实施“楼内禁止吸烟”的举措。
老烟枪依然吞云吐雾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上海火车站候车室,原本位于8号候车室内的吸烟区已经“铁将军把门”,一把大大的铜锁挂在门上。根据上海铁路局发布的消息,为了给广大旅客提供一个无烟的良好出行环境,从昨天零点开始,上海三大火车站的室内吸烟室全部停止使用,站内也不再摆放任何形式的吸烟器具。
可以说,这是上海室内禁烟迈出的重要一步。不过,一纸“禁烟令”真的能让老烟枪们放下烟吗?在记者守候观察的一个多小时里,违规吸烟的人还不少。在上海站的室内候车室里,记者看到有几个乘客背对着人群,脸朝着封闭的窗户吞云吐雾,一边吸烟一边低着头看手机视频,完全不顾一旁张贴着的禁烟标志。
在虹桥火车站的室内候车室里,记者也发现了乘客偷吸的情况。在两个垃圾桶上,有几个刚被人丢弃的烟头,哪怕墙壁上赫然写着“禁止吸烟”四个大字。
前一晚,记者提前至虹桥火车站采访时,也目睹了违规吸烟的场景。当晚20时,在二楼候车大厅南侧,吸烟室提前停止使用,为了禁止进入,铁路部门特意拉起了隔离栏。然而记者发现,有两个烟民偷偷翻过隔离栏,钻到了已被停用的吸烟室内继续吞云吐雾。
其实,为了缓解烟民们的烟瘾,三大火车站均设置了室外吸烟点。记者发现,这些吸烟点位置距离原先的室内吸烟室不远,也就两三分钟的路程,最长不超过5分钟。但不少乘客表示,因为需要二次进出站安检,觉得麻烦。于是,就近违规吸了起来。
室内PM2.5是国标20倍
记者了解到,目前正在审议中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草案)》规定,除“因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特殊需要按照要求设置的室内吸烟室或者在特定场合需要发生的吸烟行为”外,室内公共场所(含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根据复旦大学控烟研究中心对上海火车站吸烟室的空气质量监测实验显示,吸烟室内PM2.5浓度值为1234微克/立方米,是国家标准的20倍。按照现行标准,250微克/立方米就已经属于严重污染。
调查人员介绍,由于车站吸烟室门基本都是开着的,烟雾直接飘出来,后果就是吸烟室门口及5米外区域也是污染重灾区,PM2.5浓度是室外无烟环境下的2倍。
电子烟也不建议使用
就在铁路全面叫停室内吸烟的当天,上海机场也发出了“禁烟令”。昨天,机场集团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相关规定,自本月30日零时起,上海浦东、虹桥国际机场航站楼内禁止吸烟,所有室内吸烟室将关闭并停止使用。如需吸烟请至指定室外吸烟点,可根据引导标识或咨询工作人员。
有市民提出,电子香烟是否也属于“禁吸”范围?对此,记者向多方人员咨询后了解到,虽然电子烟不同于纸质烟草,但使用时仍会产生“吞云吐雾”的效果,因此,在室内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周围人群的不适。所以,建议市民在室内也不要使用。
有不少市民表示,“禁烟令”颁布无疑是一大进步,但禁烟问题仍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支撑。例如,在火车站、机场等室内候车区域,若出现违规吸烟者,相关管理部门能否直接开具罚单?而不只是一味地采用口头人工劝阻,通过加大惩戒力度推进禁烟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