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盘上海精彩地下场所   上海最贵的20样东西   吃这个菜能防多种癌!   央视主持人最痛买房史   魔都最霸气的15家面馆   揭韩8大整容最多女星   这样布置沙发客厅翻倍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浏览字号:
我们需要一个“高能耗”的“双11吗
http://news.online.sh.cn 2016-11-11 08:57 [来源]:文汇报

 

  就在几小时前,一年一度的“双11”剁手节又登场了。保守预计,仅阿里系全天的商品交易额就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走到第八个年头的“双11”,俨然已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大到不得不让社会“全神贯注”———在这一天,全社会很多资源都被调动起来,以应付商品供应链、物流快递、支付系统、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的“高频状态”,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非常贴切。

  “双11”所带来的网购,这些年确实为拉动内需贡献了“洪荒之力”,然而,一个越来越“高能耗”的“双11”,是否真的对得起那些被“极限式”动用的社会资源?

  “物流春运”牵一发动全身

  “‘双11’每一年创造的峰值都是第二年的常态”———马云的这句话印证了“双11”的商业影响力。2013年,350亿元成交额;2014年,571亿元;2015年,912亿元……经过多年几何级数式成长,如今的“双11”已然变成一个现象级社会事件。

  然而,成交额“爆发”的背后,意味着要在很短时间内动用大量社会资源。以物流行业为例,自从5年前“双11”出现快递爆仓之后,每一年的物流快递都成为消费者诟病的对象。为了应付不堪重负的物流压力,近几年来,国家邮政局和中国快递行业协会在“双11”之前两个月,就开始着手调动人力物力,从干线车辆、航运交通的“增援”,到天气应急预案,再到末端快递员的大量招揽,“双11”几天的活儿堪称“物流春运”,简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就怕应付不了,造成物流瘫痪。”

  财经作者吴晓波就认为,几何级数暴增的货物配送量,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社会资源浪费,“‘双11’已经同春运一样,成为一个新的公共危机。”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并非只有物流,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几百万线上商家、IT从业者乃至政府监管部门,都需要为“双11”倾注大量资源。一名从事婴幼儿服饰生意的天猫商家告诉记者,因为“双11”当天的营业额占了公司全年收入的很大比例,从几年前起,公司从人员调配,到整个供应链系统,就已经受其牵制,“‘双11’之前,整个产品供应链会出现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为了防止页面崩溃,网络带宽和计算机资源需要额外购买;此外,员工不允许在“双11”期间请假,还得高价招募临时工……”

  “潮汐狂欢”是否纵容浪费

  毋庸置疑,“双11”的狂欢效应是明显的———商家的“赶羊式营销”,激发了消费者买买买的冲动,羊群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双11”引发的一系列社会资源浪费问题,也逐渐引发质疑,这样的拥堵式消费是否必要?短时间内资源调动所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是否被真正评估过?

  仍以物流为例,据中国快递行业协会推测,今年“双11”快递量将超过10亿件。根据菜鸟网络的估计,今年“双11”期间快递及仓库工作人员将达到268万,比去年增加近100万人,缺口主力军为末端派件员。58同城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10月底,快递员的招聘需求相较于去年同期上涨了56%,为了抢人,快递企业开出的条件很诱人,不少薪资待遇显示为8000元到1.2万元。然而,仅仅几天之后,这些迅速膨胀的服务资源又会变得非常过剩。

  “除了快速的扩张和收缩,社会人力资源的全面扶持,是否真的能够人尽其用,也需要打上一个问号。”一名资深IT人士称,由于冲动消费和不理性消费,以往“双11”过后都会出现大量退货,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刘明宇认为,对于“双11”来说,线上的互联网计算资源或许还能收放自如,但线下的人力资源、安全保障资源却没有这种弹性,从管理学角度而言,社会资源在极短时间内从极度富裕到极度稀缺,再回归极度富裕,这种潮汐式狂欢并不是一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

  “快充模式”真的可持续吗

  马云去年曾说,“双11”还会继续办下去,还会办93届。然而,面对一个仍然无法预测峰值的“双11”,调用全社会资源去填充这一天的“无底洞”,这种“快充模式”真的可持续吗?

  “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子商务,应该回归其发展初衷,以客户价值创造和效率提升作为两条生命主线,将电商消费转化成一种持续和理性的行为。”刘明宇认为,“双11”的规模一直在扩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购买力在时间上的集中,很多消费者在等待“双11”商家集体打折,不仅造成了特定时间节点的拥堵,也导致了“双11”前后网购消费的低谷现象,有违电商发展所倡导的个性化、分散化消费理念和提升规模经济效率的初衷。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陈宪认为,“双11”对于网购的启蒙意义已经达到,未来是否需要每年举办,应该如何举办以规避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除了从企业自身商业利益来思考之外,还应该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加以反思。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 上海热线微信公众号

  • 上海热线易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作者]:徐晶卉 [选稿]:刘靖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