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开
谈及养老,临终关怀也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自上世纪90年代起,本市就在原闸北、杨浦等区开展舒缓疗护试点。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截至去年底,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76家医疗机构共开设居家和机构舒缓疗护床位1700余张,为各类老年人和临终患者提供居家和机构相结合的舒缓疗护服务,四年来节约无效医疗资源9000余万元。
义务人员在给老人治病
“舒病人痛,缓家属忧”。在康健社区,一批来自高校的研究生作为社工,协调医生、护士、志愿者、心理咨询师与营养师一同进行全国首创的“团队式查房”,发扬各自优势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照护。“远洋网络视频通话服务”荣获上海市细节服务举措创新奖,帮助患者与挪威、美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沟通10余人次。家属黄女士致信市领导,“感谢政府对晚期肿瘤病人的关爱,感谢康健社区舒缓疗护全体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爱心关怀。”
在这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85岁,平均住院天数29.73天,日平均费用257.7元。责任护士小朱说,舒缓疗护的目的就是避免过度治疗,主要提供镇痛、支持与心理治疗,“希望能让临终老人在家人、医护人员与志愿者的共同陪护关爱下,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调查显示,如今上海每年因肿瘤死亡人数约3.6万,70%的癌症晚期病患需要临终关怀。当舒缓医疗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时,临终关怀也迎来个案管理、专业服务向医养结合延伸等各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徐东浩说,“从退休起,老年人即被纳入健康关爱,家庭医生上门保平安,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手帮扶将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医养结合将为申城老人创造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条件,让他们的银龄生活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