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车辆有什么特色?
和公交车不同的是,每列有轨电车的驾驶室都装有列车管理控制系统,包括车辆情况显示屏、推杆、制动刹车、撒沙装置控制系统等,可以采用信号监控。比起地铁,则增加了转向灯、近光灯、远光灯等路面开车所需的配件。
有轨电车的左右两边各设有6个车门,每节车厢都装有360度全景摄像头。
为了适应高峰时段大客流的需求,车内中间部分的座椅可折叠,座椅折叠起来后,边上设置了软包,可以让站立的乘客舒服地靠在上面。
座椅间的撒沙装置可以在雨天通过管道向车轮以及轨道踏面间喷沙,增加摩擦力。
车内还设有变频空调及节能照明系统,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各类复杂的道路状况,还能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要求。据介绍,有轨电车运营中的碳排放量只有公交车的四分之一。
不仅如此,在车厢设计上,还尽量满足残疾人上下车的需求。记者看到,有轨电车地板面和站台在同一水平面,车内无纵向斜坡,乘客不用抬腿就能很方便地上下车。此外,车内设有两处绑带,可以固定轮椅等。
“松江有轨电车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了自主化设计和本地化制造。”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般地铁、公交车的车窗都是封闭、固定的,万一发生碎裂等紧急情况,哪怕材料齐备,起码也要一两天才能修好。而模块化设计的松江有轨电车,其车窗可以快速拆卸,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换窗。万一发生车窗碎裂事故,当天就能修好,继续运营。
据悉,阿尔斯通交通设备公司将为松江制造30辆现代有轨电车,预计明年年底全部完工。
有轨电车的速度有多快、运能有多大?
松江有轨电车T1、T2正线通车后将采用全封闭式的路段独立路权,其他社会车辆不允许进入。如果以后遇到车流量变大时,可能会开放路权,也就是说保留混合路权的条件。
在路口,有轨电车车道采用混合路权的形式,并在路口有专用的信号灯。当有轨电车到达路口时,专用信号灯会和交警系统的社会车辆信号灯智能协调,享有优先通行权。基本上有轨电车通过路口时是不用等待的,也正因如此,有轨电车平均时速比公交车快5公里。
据介绍,有轨电车是介于地铁和公交之间的中运量公共交通方式。它的单趟运量达到300人,按照每2分钟一班计算,基本可以达到每小时运送6000至10000人的规模,最大上限为1.5万人左右。而公交车的运量在高峰期车内特别拥挤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每小时3000至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