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治理| 老小区现百米“涂鸦墙”,居民楼与商务楼演绎“双楼共治”
荆州路334弄是个老住宅区,地理上紧挨着荣广商务楼。商务楼与小区之间有一条老弄堂,是居民进出的必经之道。居民告诉记者,过去这里常年积水,青苔丛生,垃圾遍地,大家都不愿意从这里走。
然而近日,当记者走进这条老弄堂,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面上的一幅幅明亮活泼的涂鸦。从“飞夺泸定桥”到“过雪山”、“过草地”,到“胜利会师”,红军长征路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跃然墙上。从弄堂里走过,仿佛穿越一条时光走廊。而这一切改变,都源自社区老居民与周边楼宇白领的一次联手。
图片说明:多了“涂鸦墙”,老小区的环境和百姓的生活都焕然一新。
自家的老弄堂,居民自己来“改造”
图片说明: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
沿着杨浦区大连路和周家嘴路一带,商务楼宇很多。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陆续建成了西门子总部、德国大陆集团亚洲总部、北美广场和荣广商务中心,而穿插分布在其间的四五个老居民区却均属于二级以下旧里。
荆州路334弄辽昆居民区就是这样一个老小区,由于是私房,一直没有物业管理。“老私房没有物业很苦的,公共设施长期没有人管,动一动都要靠大家共同出资,但长期打理是个难题。”江浦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江浦路街道,还有三分之一这样“难管”的二级以下旧里。
“这些老居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小区有感情,改善小区环境是他们多年的梦想。”街道工作人员说。
谁来改善呢?今年春天,居民们集体找到辽昆居民区书记叶利:“书记啊,我们自家的老弄堂,我们自己来改造吧!”
求助周边白领,绘出百米“涂鸦墙”
辽昆居民区与周边的商务楼宇是共建单位。企业和居民发生矛盾时居委会出面解决,而对于社区的困难老人群体,楼宇长期提供资源扶持。这种合作关系让社区干部想到,可以求助于周边的白领。
很快,在居委会牵头下,一个由居民组成的“弄堂改造”项目小组成立起来,并在江浦路街道的帮助下,与附近的亚町文创园区搭上了线。“居民找到我们,说希望帮助他们改造街区风貌,我们设计过好几个方案,包括涂鸦墙和‘城市小农场’计划。”赵鋆赟说。
赵鋆赟是亚町文创园负责这次改造项目的负责人,她到现场考察过几次,倾听居民的想法。“居民更偏向易打理和耐保存的景观,不少年轻的家长提出有故事性的内容可对孩子有启发作用。”经过多次与居民讨论和考察,亚町文创园最终敲定了涂鸦的方案——契合今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主题。
图片说明:过雪山
图片说明:过草地
图片说明:胜利会师
8月的夏日,亚町文化创园组织了6家企业的白领和一群上海应用信息技术大学的美术系学生,与社区的老人、小孩一起,用色彩来装扮这条老弄堂。“高难度的涂鸦都是白领和学生画的,简单的小卡通是白领们打好轮廓,让居民和小朋友们来填颜色。”
图片说明:高难度的涂鸦出自白领和大学生之手。
图片说明:简单的小卡通由白领们打好轮廓,居民和小朋友们填颜色。
除了契合今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涂鸦以外,过道的门廊上、窗台下还有许多贴近生活的小卡通,以天蓝和草绿为主色调,描绘弄堂里的一年四季。走廊尽头的一个小型活动场也被改造一新,中午时分,除了有小区居民在此活动,还有白领在这度过午休时光。
“当初就只是想把老房子粉刷粉刷,涂上亮色,没想到白领和居民合作能碰撞出这么大的火花,老社区改造也有无限可能啊!”看着百米“涂鸦墙”,叶利感慨道。
“双楼”合作,小区停车难缓解
图片说明:共享咖啡吧和停车区域,楼宇和社区更广泛地合作。
自从社区与楼宇合作以后,居民和白领自治共治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荣广商务楼的物业经常帮助社区打扫卫生,楼宇的保安兼顾小区的安保,楼宇的物业充当了小区物业的角色。
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商务楼白天停放白领的车,到了晚上白领下班以后,空出来的车位就让给小区居民免费停放,用交错停车时间的方式解决了资源稀缺的问题。
到了周末,亚町文化广场上开展读书会、音乐节和展览等各种文化活动,均对周边的居民免费开放。此外,居民还可以共享文创园内的员工食堂和咖啡吧,成为亲子家庭周末的好去处。
自治共治的方式,让老小区的环境和百姓的生活焕然一新,也拉近了“双楼”之间的距离。目前,江浦路街道共有1402个自治的楼组,除了楼组楼宇合作的方式,还有通过成立楼组议事会、自治管理小组,以协商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越来越多的居民已有了这样的意识,“阿拉自己管理小区,也可以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