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报此前的报道《“分享冰箱”不缺钱但缺人》一文中提到,“分享冰箱”在运营上并不存在太大压力,因为,它们不仅采取就近配送的方式,而且背后还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是在人手上面临一定压力。然而,从喜士多冰箱的遭遇,似乎对“分享冰箱”提出了新课题,公益项目与公共秩序该如何兼顾?
张秋霞向记者介绍,目前四个“分享冰箱”点运营正常,没有接到有关部门投诉或各个点负责人的反映。此外,在前期运营的基础上,该组织还对冰箱的日常管理进行了完善,分派志愿者到每个点进行领取食物的发放登记,领取时秩序的维护等等。而在此前记者的调查中,只有长寿路街道普雄馨苑小区,这一个点设有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