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茅解说商事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之下,改革将走向何方?

2018-03-13 09:51:27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 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五年以来成果显著。对此,老百姓有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两会期间,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做客新华网、中国政府网《部长之声》,回应网民关切。

  张茅告诉记者,近年来,商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市场主体高速增长,也因此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即便是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就业也不降反升。

  他表示,新动能、新业态正在代替旧产业,这表现在如网购、快递、共享经济等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同时也在改变群众观念。“群众的直接感受,是就业渠道更多了,办企业更加方便了。”

  那么,从企业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经营时遇到的办证难、办证多、效率低的情况,工商总局采取了什么举措进一步拓宽市场准入,并给予企业便利呢?

  张茅指出,工商总局在市场准入的改革中实行了“先照后证”,原来是“先证后照”,后来又实行了“多证合一”,简化了大量的前置审批。

  至于很多企业反映的“进了大门,还有很多小门”的问题,张茅表示,工商部门的重要措施就是实行“证照分离”。

  记者了解到,“证照分离”目前已经选择在全国自贸区、开发区、高新技术实验区、新区等有条件的地方开始试点。此前,上海浦东新区进行了“证照分离”试点,进一步简化办理营业执照之后的116项行政审批,有些直接取消,有些只需企业承诺,有些变成备案,不用审批。

  “现在我们是减少审批,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张茅说道。

  “上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张茅最后向记者透露,“证照分离”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全面推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史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