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解放70周年> 追寻解放记忆

他解放了上海 伫立外滩观望上海日新月异

  1949年5月12日,打响了解放上海的第一战枪。以陈毅为首的第三野战军兵分两路,采取钳形攻势,从浦东、浦西两翼迂回吴淞口,断敌海上退路,尔后再围攻市区,分割歼灭守军。历时15天,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浴血奋战,5月27日,上海迎来了解放。

  解放后,陈毅担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他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

  上海战役是陈毅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指挥的最艰难的战役。这场战役堪称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打的不仅是一个军事仗,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仗。那时攻克上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为了尽可能减少破坏,利于恢复经济和进行建设,第三野战军在攻打上海之前特意在苏州附近停顿了半个月,着重学习城市接管政策。

  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斗中,为了避免破坏,战斗主要在城市的郊外进行。最终兑现了陈毅许下的“人民的上海要完整保全好”的这一诺言!上海这座城市没有遭到大规模地毁坏,最后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实现了伟大的新生。

  在战役期间,《入城守则》中规定一市区不使用重武器,二不入民宅。哪怕是下雨有伤病员,陈毅仍坚持说:“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入,天王老子也不行!”毛泽东看到这份情况报告,高兴地说了4个“很好”。

  这一部队把人民感动的热泪盈眶,为了不惊扰上海市民,一排排疲惫至极的战士全部躺在阴冷潮湿的水泥地上,露宿街头在酣睡。陈毅曾形象比喻解放上海是瓷器店里捉老鼠,为了把这座城市完整交给上海人民,很多部队都没有使用重型武器,所以战士们的伤亡率非常大。

    如今,迎来了上海解放的第70个年头。回顾70年的历史,正是无数战士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地拼搏,才换来我们现在和平和幸福的生活。

  为纪念陈毅市长在繁华的外滩有一个广场被命名为陈毅广场,一个世纪前这里是英国驻华总督巴夏礼的纪念铜像。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上海的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的市民前来瞻仰这位革命家。

  陈毅广场的中心,也是南京东路的尽头矗立着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塑像。陈毅塑像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现了陈毅同志视察工作时的典型姿态。

  陈毅塑像旁边放着一块生平介绍牌,数百字远不能概括陈毅市长功勋卓著的一生。7棵参天大树簇拥着陈毅塑像,展现陈毅市长勤勤恳恳的公仆形象,又有和蔼可亲,虚怀若谷的儒将风度。

  陈毅塑像的南面设置了陈毅广场涌泉,它的造型是外周正方,内圈椭圆的现代化喷水池。水柱随着声音喷射,时高时低,随着灯光的变换,条条水柱辉映出红、黄、蓝、绿的光束,为外滩增添了瑰丽的夜景。

  这里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方,曾是十里洋场的老上海;现在人潮拥挤、霓虹闪烁。纵然岁月更迭,陈毅一直伫立在这里,放眼观望上海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