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解放70周年> 焦点图

剑指大上海 解放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1947年1月,中央军委下令,以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的新四军大部及其后成立的华中野战军、山东八路军一部及其后成立的山东野战军为基础组建华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历经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所向披靡。1949年2月,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为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总数约58万余人。第三野战军组成后, 主力于3月中旬奉命进行渡江作战。4月1日,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签署《第三野战军颁发“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的命令》。 4月中旬,第三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中央军委随即下令第三野战军准备解放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剑指大上海

  1949年4月下旬,国民党军长江防线被突破。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共中央军委于4月底5月初向总前委、华东局、第三野战军发出指示,要求抓紧完成占领上海的准备工作,既要歼灭守军,又要完整地接管上海。中央要求,在军事部署上,“先行占领吴淞、嘉兴两点,封锁吴淞口及乍浦海口,断绝上海敌人逃路,使上海物资不致大批从海上逃走”。

  总前委为贯彻《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以第三野战军所属8个军及特种兵纵队近30万兵力攻取上海;以第二野战军主力集结于浙赣铁路金华至东乡一带休整,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陈毅、粟裕依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总前委指示,计划兵分两路,从浦东、浦西两翼迂回,钳制吴淞,断敌海上退路,尔后围攻市区。华东局和第三野战军抽调5000名干部组成接管机构,拟制了接管上海的计划和警备措施,开始筹集所谓“两白一黑”,即粮食、棉花和煤炭。计划准备粮食一万万二千万斤,食油七百万斤、煤炭十二万吨。

  按原定计划,军委批准南京解放一星期后就解放并接管上海,第三野战军沿着太湖南北走廊向上海进发。党中央、中央军委考虑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十分仓促,命令第三野战军“不要过于迫近上海”,三野数十万大军在苏州停止脚步,粟裕率三野指挥机关于5月8日夜自常州东移苏州。

  陈毅认为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不要过于迫近上海”的命令非常及时,因为三野解放南京时曾经遇到许多涉及城市纪律,特别是外事纪律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对解放军的形象将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军顺利接管城市。

  南京解放后,4月25日清晨,第35军101师307团1营营长谢宝云带人为部队安排宿营,误入西康路美国驻华大使馆,与刚起床的司徒雷登大使发生口角。谢宝云没有学习过军委颁布的外事纪律,竟然称“(使馆)房子及房子里的所有东两都是属于人民的”。4月27日凌晨4时,中央就35军擅入司徒雷登住宅一事,致总前委电报写道:“三十五军到南京第二天擅入司徒雷登住宅一事,必须引起注意,否则可能引出大乱子。”

  陈毅接获中央电报后,亲自检查部队违反外事纪律的情况。经过调查研究,陈毅认为解放南京后一个星期之后攻占上海,军事方面没有问题,但是接管城市的工作非常繁杂,如果发生失误,“可能引出大乱子”。陈毅向中央建议解放上海推迟半个月到一个月为好,中央接受了陈毅的建议。

  第三野战军成立了上海市军事接管委员会,4月30日下午在常州召开第一次会议,确定组织六个部及各部门人选。 5月4日,在武进召开第二次会议,重点是制定接管政策纪律问题。 指挥机关东移苏州后,即于5月15日在苏州木渎举行第三次会议,对接管上海有关事宜作了具体部署:建立报告制度;规定通讯联络、经费支出和车辆、油料筹措办法;统筹被接管军事系统之人、财、物的安置和安排;对接管人员的生活起居、车辆乘坐、家属来队、因公招待等事宜作出具体规定,特别强调对每个接管人员进行个人财物登记,定期核查。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华强 责任编辑:李红霞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