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科学家发现5亿年前“临沂动物群”

5亿年前的动物长啥样?一个在山东新发现的远古化石群,也许能帮你解开这一奥秘。近日,中、美古生物学者在山东临沂发现一个5.04亿年前的远古化石群,其中埋藏着数十种远古动物化石,科学家将其命名为“临沂动物群”。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介绍,新发现的临沂动物群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西郊。截至目前,科学家已在其中发现超过35个化石物种。这些远古生物生活在5.04亿年前的海底,其中节肢动物数量最多,包括长着一对巨大“钳子”的寒武纪海洋霸主奇虾、个头不大却异常凶猛的莫里森虫、身上长满长刺的迷音虫等。此外,还有不少海绵动物和蠕虫状动物。

尤为难得的是,临沂动物群中的大部分化石保留下了动物的软体结构,比如肌肉、皮肤、内脏、眼睛等,这让科学家有机会进一步了解这些远古动物的身体构造。

在临沂动物群所生活的时期,地球生命刚经历过演化史上波澜壮阔的寒武纪大爆发事件。在短短几百万年时间中,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几乎所有现代动物祖先“集体亮相”,地球生命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临沂动物群中多种多样的海底生物,既是当时生物欣欣向荣的写照,也是探寻生命大爆发之后生物演化的重要窗口。寒武纪大爆发后动物如何迁徙、扩散和生活,谜底也许就藏在临沂动物群的化石之中。”赵方臣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社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