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巩固恢复基础 力促平稳运行——8月份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稳物价稳就业 扎实保障基本民生

  面对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和全球通胀的外部环境,把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至关重要。

  尽管是销售淡季,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交易大厅依然一片繁忙。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经营管理部副经理何晓杰说,正值“北菜南运”交易时期,北方蔬菜大量上市,近期价格整体平稳,供应充足。

  物价稳则民心稳。全球通胀压力下,做好保供稳价意义重大。

  图为寿光菜农付丰勇的蔬菜大棚里刚栽下的茄苗。(受访者供图)

  分类分区抓好病虫害防治,组织农技人员下地指导;推进蔬菜秋播,加强集约化育苗;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畅通配送通道……各地抓紧抓实秋粮生产,毫不放松抓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尤为关键。

  不久前,应届毕业生郭立宪来到安徽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丁岗社区,成为一名社区“小管家”。“接下来我将利用业余时间准备司法考试,希望未来能在社区做一名公益律师,继续在基层发光发热。”他说。

  今年,合肥市专门面向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拿出4000个社区工作岗位,为全市小区配备社区“小管家”,既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提升了小区治理水平。

  吉林省进一步扩大机关事业单位等招录规模,计划解决2万余人就业;上海市要求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在年度招聘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就业岗位,面向当地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甘肃省今年共开发各类岗位3.7万余个……

  “各地正在按照相关要求聚合资源、深挖潜力,多渠道、多领域归集发布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说。

  急群众之所急,各地聚焦百姓“急难愁盼”,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在发放生活补助的基础上增发生活补贴;为困难群体代缴养老、医疗保险费,防止脱贫户返贫;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最近,民政部门发放的300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和8000元临时救助,让患有尿毒症的山西太原市民宋涛压力减轻不少。“由于重病没法出去工作,每周还要做3次透析,多亏有政府帮助,我才能把难关过了。”宋涛说。

  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到市民宋涛家走访。新华社记者马志异 摄

  太原市万柏林区社会救助中心主任曹丽丽介绍,今年省里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每人增发300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区民政局了解到宋涛的实际困难后,尽快为他办理了临时救助金。

  8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提出“及时将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口等纳入低保”“从今年9月到明年3月,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等一揽子政策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正在加快落地落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必将进一步巩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