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非凡十年 | 长宁:“颜值”和“品质”与日俱增!

百年公园打开围墙融入苏州河华政段滨河空间,家门口的口袋公园、绿道越来越多,精心打造的夜景灯光格外迷人……十年来,随着长宁绿化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一张张闪亮“名片”不断亮相,长宁市容环境实现美丽蝶变。

公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

晨曦微露,家住华院小区的周荣华老先生早上醒来,照例要到小区对面的中山公园去走一走。

“现在走出小区,过了马路就能走进百年公园,早晚来散步不用再绕圈子了,分分钟走进‘森林’,那里空气是真的好!”周荣华说道,“改造工程做得老好,白天漫步,一步一景;晚上过来,灯光亮起,如梦如幻!”

中山公园也是周荣华充满回忆的地方。“我去世的叔叔原是中山公园的园林师,小时候他经常带我去玩,那时候逛公园可是买票的。后来公园免票,开园时间延长,直到如今围墙也没了,变得越来越亲民。”周荣华感慨万分。

周荣华提到的改造工程正是中山公园品质提升工程。今年9月,中山公园沿万航渡路一侧围墙打开,从3号门走到2号门,一条长约700米的林荫道,串联起一头一尾两处精心打造的广场,原本“深藏”在园中的华东地区最大悬铃木、铜顶、音乐台等中山公园著名景观也一一“走”出公园。

中山公园的全面打开,突破了社区、商区、校区、园区之间的隔阂,释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也把最好的资源都展现给人民。在这里,“百年校园”与“百年公园”融合开放,“百年古树”与“百年建筑”交互掩映,“百年道路”与“百年公交”穿行其间,进一步彰显了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城市生活典范,也是长宁打造“公园城市”的一次有效探索。

长宁要打造“公园城市”,首先就要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提高全区绿化覆盖率。过去的十年,长宁全面建成外环林带生态绿道、临空音乐公园、虹桥体育公园、临空滑板公园、中新泾公园、临空2号公园等西部六公园,新建绿道长度达23.06公里,创建市级林荫道14条。一草一木的积累,一点一滴的建设,迎来了喜人成绩。2021年,长宁区人均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33.29%,居上海市中心城区第一。

十年里,让长宁人感受更深刻的是:不少居民的家门口都新建或改建了小巧精致、独具匠心的口袋公园。

天山绿地

73岁的石嘉华在天山五村住了近40年,到唯一可以活动的空间需步行40分钟。随着年龄渐长,这一范围也不断收缩。

今年2月,小区开了道“任意门”,门后是3000平米的天山绿地。“现在走出小区,就是公园了”,石嘉华每天都和妻子下来走一走,晒晒太阳、看看花,也和邻居们聊聊天,生活惬意又舒适。

武夷路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的建设,考验的是绿化建设者“见缝插绿”的智慧。十年间,长宁巧妙地利用街区“边角料”为居民们打造了多个可漫步、观赏、休憩的自然花园。清风园、银河小游园、伊水园、松枫园、青春小游园、大孚橡胶厂绿地、天山绿地等口袋公园,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公园数量增加了,品质和能级也要提升。现在,长宁正在开展“公园 ”建设,推动公园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全面开放,在扩大绿化总量的过程中,更加强调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景观功能。这些功能的叠加,目的就是要让市民们在游园的时候,不仅要看到绿、看到花,更重要的是,要让市民能够用得到、体验得到。

在2022—2027年的工作规划中,长宁的目标是构建“公园城市”,进一步拓展绿色空间,五年将新建公共绿地8万平方米、立体绿化5万平方米、城市绿道5公里,改造提升街心花园5座,还将重点推进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扫盲工作,让公园布局更为均衡,在“人民之城”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人民的感受度。

夜景,处处都有

点亮长宁的神来之笔

今年9月中旬,苏州河华政步道沿岸的校园建筑,经过景观照明设计,每晚18:30-21:30,均会点亮整条步道,也会照亮苏河两岸。

听到苏州河华政步道要亮灯,华阳路街道热爱摄影的居民唐宕连着两天晚上都早早去步道寻找最佳拍摄点位。

“我先去的河对岸,从对面看过来,有点像外滩却又与众不同。”唐宕介绍道,“穿过苏州河波光粼粼的水面拍历史建筑,灯光、倒影让沿河的风景格外典雅婉约。”

第二天晚上,唐宕又去了苏州河华政步道,近距离感受亮灯后的历史建筑。“以前,步道只有绿化地灯,整体较暗,现在亮堂多了,这几天,来步道散步、打卡、拍照的市民也多了。”

精心打造的景观照明让苏州河华政步道的夜景格外迷人。实际上,近年来,长宁以灯光为媒,致力于打造宁静与淡雅的市民幸福生活水岸,为苏州河长宁段沿岸增添了一抹“亮”色。

市民漫步于苏州河长宁段的11.2公里,沿岸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公园、虹桥河滨公园、天原河滨公园绿地、中环桥下空间、风铃绿地、海烟物流等活力空间串起了长宁的光影特色,苏州河沿岸的每一个节点,因为这些景观灯光,都成为了市民们夜间散步、打卡的好去处。

灯光和城市,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搭档”。城市灯光亮与不亮,不是“拉个开关”的问题,而是一个城市治理命题,长宁正在建设国际化精品城区,灯光应用场景复杂,居民诉求多元。无论景观照明,还是功能照明,本质上是为老百姓服务,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精细水平。

2004年,长宁开始规划建设景观照明,十多年来,长宁的景观照明正是伴随着城区经济的飞速发展而逐渐点亮。那一盏盏灯,透露着长宁的细节、精神、品位,长宁也通过不同的景观照明设计为商圈、历史风貌区等注入新的活力。

时尚繁华的中山公园商圈,夜景照明设计以轻松休闲风格为主,满足市民游逛、休闲、观赏等需求。

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景观灯光,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使楼宇灯光可以每天变化一个颜色,体现“七彩虹桥”的独特区域风貌。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以花园洋房和历史建筑为特色,同时临近中山公园商圈,具有繁华的商业和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夜景定位为具有历史特色的居住休闲区。

今年年初启动的延安高架沿线景观照明提升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完工。该项目让一道“彩虹”贯穿长宁东西,也让沿线建筑呈现多点星光璀璨的景象,打造与长宁城市文化内涵相得益彰的城市夜景品牌。长宁也将坚定不移加快推进景观照明建设,让广大市民享受视觉盛宴。

市容,打造让市民

满意度更高的城区环境

今年3月1日,上海市第一个市容环境观察点挂在了苏州河华政步道的“馆下”咖啡馆。

咖啡馆负责人李喆峰也成了这个观察点的“观察员”,馆外的12个公共座椅由咖啡馆协助管养,通过扫描二维码向管理部门反映所在区块城市家具的最新情况。

一名“观察员”的精力是有限的,更多市民正在加入“观察员”的队伍。扫描“馆下”咖啡馆附近的市容环境观察点二维码,填写并提交问卷调查后,相关信息将传输到长宁区市容环境数字化管理平台,成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日常精细化管护的重要依据。

除了“馆下”咖啡,长宁还在天山电影院、风铃绿地设置了观察点,市民观察员们的每一个建议都会“秒传”给管护单位。长宁区希望用这种接地气且高效的方式采集人民建议,促使公共空间的品质往更因地制宜、更贴近民心的方向去提升。

邀请市民参与市容环境建设,成为近年来长宁建设绿色宜居城区行之有效的路径。

过去的十多年,区绿化市容局定期会组织长宁各街道、镇及居委会的干部、志愿者们以“城市清洁行动”为主题,开展环境整治活动。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让更多的市民知道自己商铺、单位乃至小区门前的责任范围和内容,也让越来越多的责任单位主动参与到维护门前环境、提升门前环境中来。

区绿化市容局还试着“把商家的门前交给商家管理,在老百姓的街区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充分发挥广大商户和老百姓参与市容环境管理的积极性。

2017年起,长宁区启动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工作,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市容环境建设中来。在这个过程中,长宁创新形成的垃圾分类“八大首创”,使得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从18.6%上升至最高63.62%,全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趋于成熟,垃圾分类减量实效明显。

十年里,长宁不断提升城区环境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水平,也在按照“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区域(道路)创建要求,采取了“夜间大面积冲洗、白天精细化保洁”人机结合的组团式保洁模式。截至目前,长宁已经创建了15个高标准保洁区域(道路)。

市民的高度参与,让城区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的十年,在每年两次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市民满意度测评中,长宁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未来,长宁还将继续在市民最关切的问题上发力,在市民最期盼的事情上用力,努力为创建“创新驱动、绿色宜居、时尚活力”的国际精品城区贡献力量,让长宁市容环境更具品质、更有温度,让生活在长宁的市民群众更满意、更幸福,让社区更加精致、更为舒适、更有温度。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长宁 作者:常善喻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