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真有人看着小说、影视剧就去盗墓的?古滇国考古重大突破,又因为“盗墓”问题吵翻了

近日,云南河泊所遗址出土大量汉代封泥和简牍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

就在同一时间,探险系列网剧《鬼吹灯之昆仑神宫》第二轮更新——该剧的上一部正是以古滇国为背景的《鬼吹灯之云南虫谷》,让不少网友将二者联系起来。

这并不是考古工作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出圈”。去年3月,媒体直播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时,连线采访了《盗墓笔记》系列小说作者“南派三叔”徐磊,同样引发巨大争议。

在一些网友和专业人士看来,盗墓是严重犯罪行为,与考古工作“势如水火”,此类探险题材小说、网剧有将盗墓犯罪浪漫化、侠义化之嫌;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小说、网剧能以历史为基础,通过瑰丽想象、曲折情节吸引大量读者和观众,激发了更多人对考古、历史的兴趣。

古滇国考古让人想起《鬼吹灯》?

在9月28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了河泊所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的河泊所遗址,曾是古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区,去年以来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发现建筑基址、灰坑、墓葬、河道、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封泥、简牍、铜器、铁器、骨器、玉石器等文化遗物2000多件。目前清理的小部分出土简牍中,已辨识出“滇池以亭行”“建伶县”“始元四年”等文字。这些发现是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云南行使治权的直接体现。

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河泊所遗址考古(来源:新华社)

同一天晚上,探险网剧《鬼吹灯之昆仑神宫》开播后第二次更新,主角正式“下墓”进入轮回宗墓穴。当昨天“古滇国考古重大突破”登上热搜后,不少人将考古发现与这部小说和网络联系在一起——在小说和网剧中,“昆仑神宫”的上一站正是位于云南的古滇国的“云南虫谷”,主角团队在此找到用于治病救命的雮尘珠。去年播出之后,《鬼吹灯之云南虫谷》点击量已逾10亿次,刚开播两周的《鬼吹灯之昆仑神宫》,目前在豆瓣评分达8.2。有网友评价“原来《鬼吹灯》写的是真的啊”。

将此类探险题材小说、网剧与现实中的考古联系起来已不是第一次。去年3月,媒体在直播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时,就曾连线采访以《盗墓笔记》系列小说成名的作者“南派三叔”徐磊。《盗墓笔记》第三卷《秦岭神树》中描述的“青铜神树”,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近似之处。尽管徐磊在3分钟左右的连线中没有任何不当言论,节目播出后,包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在内的诸多业内“大V”和网友都对此进行批评。

严重犯罪怎能浪漫化?

与此前媒体连线《盗墓笔记》作者相似,此番诸多网友将古滇国的考古发现与《鬼吹灯》系列小说和网剧联系起来的想法也遭遇了不小的争议。有网友直言,真正的历史和考古爱好者,看到“盗墓”二字会“气得浑身发抖”,怎么可能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业内人士刘先生注意到网上有一种说法“考古就是合法的盗墓”,对此他极力反对。“考古的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已经说明了我们的工作流程。”据业内人士刘先生介绍,考古发掘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不仅有专业设备,复杂的现场还有专家评估,一旦发现存在风险会立即改善方法:“比如《鬼吹灯》里直接用姜汁浇到冰棺上毁坏的做法肯定不可能,要么整个冰棺一起送进实验室,要么保存在原地。”

“考古是保护研究工作,盗墓是严重犯罪,二者怎能混为一谈?”在上海一家私企从事法务工作的龚磊认为部分此类探险题材小说、影视将这一严重犯罪行为“浪漫化”了。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存在多次盗掘、盗窃珍贵文物或造成严重破坏的,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