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张连钢:一门心思把港口科技创新做好

  在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一个闲置的库房里,没有人计算过,这个团队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见证那段艰难历程的,是几十万字的分析论证报告,3000多份技术讨论会记录,以及每周都要清走的数个方便面大包装箱。

  最终,张连钢率队用1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国外至少需要3年的设计周期;仅用3年半,完成了国外需8年到10年的建设周期。

  张连钢(右三)在青岛港带领技术团队进行新课题研究(2020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我们全自动化码头的1台桥吊,可以干出国外同类码头2台桥吊的作业量,但投资成本远低于国外。船长和货主现在抢着来我们这里靠泊。”张连钢说。

  2018年6月,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项目启动,张连钢继续带领团队投入其中。他们定下“全面超越一期,引领世界全自动化码头发展潮流”的目标,推出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 5G”“全球首创机器视觉 自动化技术”等多项科技成果。

  随着全球领先的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在青岛港竣工,实现港区交通由单一平面向立体互联的突破;全球领先的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日照港落地,为全球港口提供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中国样本”……张连钢和团队站在更高平台上不断开展科技创新。

  如今,年逾六旬的张连钢仍奋战在码头建设第一线,向着全自动化码头三期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奋力攻关。

  “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应该树起‘中国样本’。这是我作为一个港口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张连钢说。

  这是9月15日在青岛港拍摄的张连钢。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凯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