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旋转天体内部热对流运动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人员通过理论推导,首次揭示快速旋转的天体内部热对流运动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今天(10月27日)在流体力学期刊《流体物理论评》(Physical Review Fluids)上发表,并被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选为媒体推荐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行星物理与磁流体力学课题组孔大力研究员介绍,宇宙中的天体绝大多数都主要由流体构成,即使对于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在薄薄的一层固态地壳之下,绝大部分的地幔和地核也都是流动的。这些流体是否运动、如何运动对天体来说至关重要。“热对流”机制就是引起天体内部流体运动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天体中热对流怎样才能发生?不同情况下的热对流有怎样不同的特征?”是延续几十年的经典科学问题。像木星与土星这样快速旋转的行星,它们会很显著地偏离球形,该成果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天体自转速率的不同对热对流发生的控制作用,来判断天体的非球形形状如何影响热对流运动,帮助研究理解这些行星中的对流过程。同时,这一新方法甚至可能为探索黑洞吸积盘这种极其扁的盘状系统提供帮助。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央视网 作者:任梅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