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年轻人也会得痛风!这些不健康生活习惯要警惕

  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

 

  生活方式埋下很多雷

  年轻人发生痛风,除了遗传因素,还和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都跟以前大不相同,可能面临更多的风险因素。

  1.高嘌呤饮食:在年轻人的饮食中,海鲜、肉食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新鲜蔬菜的比例逐渐下降。

  2.饮酒:生活压力大,社会交往多,应酬推不掉,饮酒变得普遍。

  3.肥胖:我国青少年的肥胖比例越来越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

  4.喝水少:很多人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每天饮水量不足,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不少青少年日常水的摄入以饮料为主,这是一个非常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对痛风、糖尿病而言,饮料的危害甚至超过酒精。

  5.熬夜:熬夜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新陈代谢失调,免疫因子的生成减少。长期熬夜,人体长期处于疲劳、精神不振、易感冒、易过敏的状态,血尿酸也会升高。

  6.不健康的锻炼方式:规律锻炼可以降尿酸,但身边的年轻人,要么不锻炼,要么偶尔来一次大量运动(尤其是无氧运动),既容易损伤关节,又会引起肌肉损伤、组织分解导致血尿酸升高,升高的尿酸沉积在损伤的关节,容易导致痛风。

 

  痛风为什么会特别痛

  我们人体的关节间有软骨和润滑液,可以保证骨头在相互摩擦时正常运动。但得了痛风,关节间便多了很多尿酸小晶体。

  具体来说,当体内血尿酸水平超出420微摩尔/升时,尿酸浓度逐渐趋向饱和,会开始有细小的晶体也就是尿酸盐结晶析出。这些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内,它们在人的身体中相互挤压,使劲摩擦,便会刺激发炎,逐渐导致关节炎症,从而诱发痛风。可想而知,痛风患者的痛有多么难以描述。

  如何减少痛风发作

  年轻人痛风的发生,相对来说主要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或身体素质我们改变不了,能改变的就是各种不良生活习惯。所以, 《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推荐痛风患者遵循下述原则:

  ①限酒

  ②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③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

  ④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⑤大量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

  ⑥控制体重

  ⑦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⑧规律饮食和作息

  ⑨规律运动

  ⑩禁烟

 

  怎样将尿酸控制好

  一些因生活方式导致的痛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后,痛风发作次数能够大大减少,甚至不再发作。但也有许多患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不完全是因为饮食问题,这时就要服用降尿酸药物了。

  将尿酸控制在达标范围,是避免或者减少痛风发作的根本措施。一次痛风发作,应将尿酸控制在360微摩尔/升以下;频繁痛风发作(每年发作超过2次),应将尿酸进一步控制在300微摩尔/升以下。

  实际上,许多研究已经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即使采取特别严格的饮食控制,血尿酸也只能平均降低90微摩尔/升。所以说,服用降尿酸药物是减少痛风发作的有效手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注意事项

  首先当然是止痛。痛风的疼痛令人难以忍受,所以痛风发作时,首要目标就是止痛。目前临床推荐痛风发作时的止痛药有三类,也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

  解热镇痛药:就是我们常说的止痛药,学名非甾体抗炎药,建议首选。

  2

  秋水仙碱:越早用药,疗效越好,超过36小时后使用,疗效明显降低。

  3

  糖皮质激素:就是激素,不推荐首选使用,只有当上述两类药无效或者肾功能不好、不能使用上述药物时可选择使用。

  其次,很多人会问:痛风发作要用降尿酸药吗?请根据具体情况,看要不要使用降尿酸药。因为血尿酸下降过快也会诱发痛风,一些人原本没有痛风,却在服用降尿酸药后引起痛风发作,所以,痛风在急性发作的时候最好不用降尿酸药。

  一般认为,如果痛风发作前一直规律服用降尿酸药,那就继续服用;如果发作前没有服用降尿酸药,那就最好不要服用,但可以用止痛药,等痛风缓解两周后,才开始服用降尿酸药,而且最好是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浦东发布 作者:汪秦 责任编辑:姚卫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