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中国倡导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凝聚新共识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8日电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28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裁军事务大使李松发言,高度评价公约在禁止生物武器、防止生物武器扩散、促进生物科技和平利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阐述中方关于加强公约机制、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的立场主张。

  李松表示,生物安全没有国界。中方在全球安全倡议中提出,要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公约缔约国是利益交织叠加、命运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生物科技迅猛发展,呈现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同时蕴藏重要机遇。推动公约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焕发新的活力、发挥更大作用,是广大缔约国的共同心声。

  李松指出,本次审议大会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缔约国应重申公约在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中的支柱作用,并就巩固和加强公约机制凝聚新共识。21年前,由于个别大国反对,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功亏一篑。本次审议大会应结合科技发展及生物安全新形势,深入评估在既有努力基础上重启相关谈判的可行性,尽快行动起来,致力于早日谈判达成非歧视性的、包括有效核查措施的、全面平衡加强公约的议定书。为解决国际社会对个别大国的疑虑,在公约建立信任措施中应增加“在其他国家开展的生物军事活动”项目。

  李松强调,加强公约机制是广大缔约国共同的事业,需要由大家一起商量着办。所有各方提出的意见和主张,都应得到充分尊重和认真探讨。只要各方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形成全面平衡、普遍接受的方案。中国将以认真负责和建设性态度参加上述努力,以实际行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进程,为促进全球安全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于1972年达成、1975年生效,迄今有184个缔约国。中国于1984年11月15日加入公约。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