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从全国两会看民生新图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

  “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百万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里的部署安排,将有助于更好解决稳就业难题。

  2023年2月20日,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村,王银香(前)在电商直播间介绍村里的特色食品。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原来是大学生回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现在回来了,我们要留住,更要用好。”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磐石街道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代表十分关心农村青年就业问题。

  王银香说,通过十多年发展电商产业,培养汉服、木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链,曹县吸引了大量返乡创业者。“将来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培育农村新业态,增强乡村就业吸引力。”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黎勇委员说:“我们将发挥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的作用,开发更多适应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见习岗位,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

  高质量教育是百姓殷切期盼。

  过去五年,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委员提交的20多份提案或建议,大多集中在教育领域。“促进教育质量与公平‘双提升’,关键要在教师培训和教学管理上下功夫,在加大对薄弱地区、乡村学校的扶持上下功夫。”戴立益说。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89元……预算报告里一系列民生数字具体而细致。

  “创新普惠保险能更好破解带病投保难问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委员说,创新的医疗保险制度能更好守卫居民健康,而5G等新科技手段则能更好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让更多人享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瞄准健康中国,织牢“一老一幼”健康保障网。

  “把病床搬回家”,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在家住院、医保报销等医疗服务——这样的场景,正在江苏省无锡市成为现实。

  “未来,更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将走进更多老年人生活,对养老服务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加大。”江苏省无锡市副市长卢敏委员说,我们要重点加大对服务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探索“学历教育职业培训 继续教育 实习实训”四位一体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聚焦百姓急难愁盼,以更大力度补短板、破难题。

  2023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567亿元;计划再开工改造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力争让2000万居民获益……全国两会期间释放的一系列信息令人振奋。

  在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电厂家园小区,绿植环绕、干净整洁,老人们聊天休息,十分惬意。通过引导小区居民参与,白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更好契合居民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无止境。”白城市市长杨大勇代表说,“今年我们将围绕‘一老一幼’、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困难救助等方面谋划实施‘十大民生行动’,全力以赴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奔向光明未来: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未来民生发展指明方向。

  今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局系全局,起步观大势。

  新起点上,向着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阔步向前——

  三月江南春好时。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村民一早就忙着打理房前屋后,迎接来参观兰花基地、学习押花工艺的游客。

  “迈向共同富裕,产业兴旺是基础。”被称为“花木书记”的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代表带领村民发展花木产业,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12万元。

  “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大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花香漓渚’党建联建,努力带动更多周边村庄一起富。”刘建明说。

  过上更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2月21日,传化集团化学益农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在杭州正式开工。接下来,企业还会迎来更多项目陆续开工。

  “开局之年,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干劲奋力‘拼经济’。”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代表说,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传化未来三到四年将投资近200亿元,更好带动就业和民生改善。

  新起点上,向着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方向不断努力——

  九色鹿、反弹琵琶、飞天,一个个来自古老洞窟的形象惊艳亮相……正在北京举行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一票难求、展期延长。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才能全面发展。”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代表说,我们将探索应用数字化等新技术,保护、传承和弘扬好敦煌文化,让远在大漠的千年瑰宝“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越是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就越要重视读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委员说,随着全民阅读的大力推进,中国人的精神一定会更丰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更深厚的基础和更强大的动力。

  新起点上,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持续迈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全国两会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镇镇长仁青扎西代表刚驱车前往黄河源头的鄂陵湖、扎陵湖调研生态保护情况。“湖泊面积增大了,野生动物种群也明显增多。”说起近年来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仁青扎西充满自豪。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片净土,让更多百姓吃上‘生态饭’。”仁青扎西话语坚定,“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打造藏羊品牌、清洁能源、生态体验、文化产品开发等,努力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共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百姓的幸福靠山。

  过去“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如今“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通过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浙江湖州安吉余村村民过上了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把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湖州市市长洪湖鹏代表说,湖州市正在美丽宜居花园、绿色创新发展、品质幸福生活等五个方面发力探路、争当典范。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2020年11月5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竹编非遗产学研基地,杨昌芹(中)在指导学员学习竹编。新华社发(王长育 摄)

  “追梦路上,年轻人就要敢拼敢闯。”“90后”杨昌芹代表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她的心愿是让传统非遗文化“老树开新花”,带领更多乡亲们用编织产业“竹”梦未来。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创造未来。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我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拼搏奋斗,向着更美好生活阔步前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社 作者:中国网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