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文博日历丨西汉就有分餐制 连“火锅”都有单人小锅

  跟西汉人一起吃火锅

  怎么吃才能体现自己是个“老火锅人”?

  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西汉火锅标配

  青铜染炉

  01

  染炉是个啥?

  是西汉的“蘸料小火锅”

  现代人常说

  “没有什么事

  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

  一顿不行,就两顿”

  西汉人听到了 说:我同意

  毕竟他们早就get到了火锅的美味

  青铜染炉就是最好的证据

  染炉=火锅 中间经历了N个猜想

  是温热肉羹的“烹炉”?

  是温酒用的“温酒炉”?

  是熏香用的“熏炉”?

  是染丝帛的“染炉”?

  ......

  最终 学者们根据

  一件染器上的铭文“清河食官”推测

  这种器物应为朝廷中典膳的食官掌管

  是古代的一种饮食器具

  青铜染炉由三部分组成

  盘、炉、耳杯

  多发现于西汉中晚期的墓葬中

  地域分布非常广

  在湖南、河南、山西、江西等地

  都有出土

  这件青铜染炉就出土于

  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之墓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汉贵族宴饮时

  先在耳杯中放好调料

  然后通过下边的炉子加热

  最后把煮过的肉放进耳杯里

  与调料混在一起

  进行“二次加工”

  使肉味儿和调料味儿相互融合后再吃

  边热边吃 随吃随“染”

  堪称是西汉人的“小火锅”

  02

  西汉火锅里有哪些肉、哪些料?

  西汉人不仅吃上了“小火锅”

  火锅里的肉也是五花八门

  马、牛、羊、猪、犬、鸡作为“六牲”

  是西汉人的肉食来源

  但是由于马和牛是重要“劳力”之一

  所以轻易不能吃

  猪、狗、鸡便成了西汉人食用肉的主要来源

  当时甚至出现了

  养猪专业户、职业屠狗人、养鸡专家等

  △东汉绿釉陶猪圈。湖南博物院藏

  除了丰富多样的肉食

  西汉人的调料包更是与现代几乎没差别

  有盐、酱、豉、酢(c)、糖

  除了采盐做佐料

  汉代人还把粮食发酵后

  做成豆酱、豆豉、醯(xī)/酢(c)(醋)

  还把发芽的大麦煎制成饴(y)(类似麦芽糖)

  可见西汉人和现在人们吃得差不多

  03

  一人一锅

  汉代人就讲究分餐制了

  目前出土的染炉

  高度一般在10~14厘米

  这个高度的“小火锅”

  很符合汉代人的吃饭方式

  席地而食 分餐制

  △来源: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所以当时贵族宴请时

  食物都会放在案或筵上

  人们坐在席上

  现在人们常说的筵席、酒席

  大概就由此而来

  △来源: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人坐在席上

  美酒佳肴摆案上

  各吃各的

  大概就是汉代贵族的生活

  △宴饮画像砖,画面中的七个人坐于席上,座前各设有案几,用以盛放酒具、餐具。四川博物院藏

  目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

  经常出现人们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

  生动再现了当时人们的饮食习俗

  食不厌精的古人

  在吃上着实花了些心思

  无论是古代贵族的宴饮

  还是普通人的一日三餐

  青铜染炉见证着饮食文化的历史

  也记录着真实的烟火人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