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部披露案例:一封陌生邮件背后的“网攻阴谋”
一封看似普通的电子邮件,背后却是网络间谍在进行网络攻击与窃密,请跟随我们一起走进案发现场,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该案例根据真实案件改编)
一封奇怪的陌生邮件
夏日炎炎,蝉鸣聒噪,南方的夏天格外湿热,坐在办公室的小张被空调的冷气围裹着,忽感一丝寒意。就在他准备伸个懒腰之时,“叮咚”,单位群聊天窗口收到了新消息,通知大家参加保密知识竞赛,并要求下载安装某手机应用程序。与此同时,小张的工作邮箱也收到了一封陌生邮件。
这些操作提示,让接受过反间谍和保密教育的小张陷入了思考:这个邮箱不是单位群发的常用邮箱,里面这个安装文件会是什么内容,不会被网络“钓鱼”吧?不可能,我这么个小角色,怎么会有“黑客”对我感兴趣呢?而且有单位群里发的通知,应该不会有问题,试一试吧!
误入圈套追悔莫及
经过短暂的内心纠结,小张点击链接并下载安装了该手机应用程序。
小张安装完毕并点击该应用程序后,手机屏幕画面一闪,却并没有打开邮件所称的应用,更奇怪的是,应用对应的安装图标也消失了。接下来,怪事接连发生:手机流量流失莫名加速,电池开始发烫,麦克风、定位同时开启……
小张深感不妙,越发觉得自己的手机遭到了网络攻击。但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小张随即拔掉电话卡、断开 WIFI连接、关闭手机,并及时上报单位网络安全中心。在断网和屏蔽摄像头、麦克风的前提之下,网络安全专家对这部手机进行安全检查,经过 1 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揭开此次网络攻击的谜底。
原来小张遭受了境外网络攻击者常用的“钓鱼攻击”,他收到的所谓手机应用安装软件,实际是境外“网络间谍”伪造的手机木马程序,一旦目标选择下载安装,就会在手机后台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短信、通讯录、通话记录;
-获取 GPS 位置信息;
-开启录音功能;
-开启摄像头拍照功能;
-遍历 SD卡上 doc、ppt、pdf 等后缀的文件,打包压缩;
-远程控制手机进行指令下发;
-将窃取的所有文件压缩加密回传至攻击者指定网盘。
网络间谍偷走了什么?
通过网络安全专家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张手机上关于某政策研究的各种文档、邮件以及手机相册里对应的照片均被攻击者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