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数据显示:中拉贸易具有非同一般的活力

  据巴拿马《星报》网站11月16日报道,过去20年,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对外贸易中的崛起引人关注。这是因为,双边贸易额在2000年时仅稍高于140亿美元,而到2022年时已接近5000亿美元,增长了35倍。

  由于这种贸易往来的巨大活力,中国多年来一直保持该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就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而言,该地区过去20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也日益重要,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在中国进口总额中的占比已超过美国。

  以上是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近期发布的年度报告《202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际贸易展望》的主要结论。

  该报告探讨了在全球需求疲软、原材料价格下跌,以及贸易与地缘政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2023年该地区贸易将经历的复杂形势。同样,报告也对该地区近几十年来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作出总结。

  报告详细说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具有明显的跨产业结构:2022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95%的出口是原材料和基于自然资源的制成品,而来自中国的货物则88%是低、中、高技术制成品。

  报道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有三个国家与中国的自贸协定生效已超过10年:智利(自2006年起生效)、秘鲁(自2010年起生效)和哥斯达黎加(自2011年起生效)。

  最近,拉加经委会发现,该地区再次产生了对通过签署此类协定加深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兴趣。

  例如,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分别于2023年5月和8月与中国签署了自贸协定。同样,2023年7月,中国与洪都拉斯开始了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报道称,从绝对值来看,拉加经委会认为,拉中贸易往来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活力,而中国经济的显著增长,特别是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推动了原材料价格高企的超级周期,拉美和加勒比大部分地区从中受益。

  拉加经委会认为,随着城市化和中产阶级的扩大带动了中国对安全、多样化和优质食品的需求,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因其丰富的自然和水资源而拥有巨大的机遇,其具备向中国供应营养、安全和优质食品所必需的比较优势。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