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考古新发现“新在哪”?
5000年前的筑坝“高科技”
图为石岭头水坝发掘场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作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主要发现者,王宁远告诉记者,他们对部分新发现的水坝进行了发掘,发现其营建工艺,也与此前发现的水坝基本一致:先民先用青膏泥,再用黄土筑坝,在关键部位还垒上了抗拉强度更大的“草裹泥包”。它们的建筑年代与反山王陵、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宫殿区相近。
其中的石岭头水坝还有一项“高科技”:它在迎水面的边坡上垒砌了块石,或许是为应对瞬时洪水冲击而采取的特殊措施。 它与其他几条水坝还可能形成了比之前“高坝—低坝群”更复杂的“高—中—低坝结构”。王宁远表示,这些水坝显示良渚周边水利系统极为复杂,良渚区域的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这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近年来的良渚考古,考古工作者还形成了一套综合了遥感、地理信息、水利与考古的古代山塘水坝快速调查分析方法。这将有力助推长江流域的古代水利遗址考古。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