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消费市场“热”力持续提升

  2.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第一百货打造的“星空间”和“绮丽次元街区”,吸引新生代消费者聚集于此;百联ZX创趣场推出卡牌对战、玩偶市集、主题漫展、限定新品等新玩法,日均客流量近8万人次;2023上海草莓音乐节“嗨翻”青浦东方绿舟,露营休息区、美食交易所人气火爆……2023国际消费季暨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活动期间,购物、文旅、美食、赛事、展览五大领域联动,给市民带来了一场多元化的消费盛宴。

  近年来,上海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以节兴市”,新招频出。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五五购物节”期间,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43.6亿元,线上消费支付金额245.8亿元。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五五购物节”推出了一批新品牌、新模式、新产品、新地标,发挥了促进和扩大消费的作用。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引导和带动作用。2019年,商务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利用5年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程度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培育若干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年来,各地交出亮眼“成绩单”。以北京为例,2022年,北京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万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520亿元,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39.8%,均居国内城市首位;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达到54.7%,较2019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打造国际消费城市,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的过程中,要充分彰显不同城市的特色,更好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城镇依山而建,居民临水而居,“山城”重庆有着独具一格的城市魅力。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重庆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打造具有“山水颜值”的消费载体。

  在南滨路长嘉汇购物公园,人们可以纵览“两江四岸”的璀璨夜景,走进重庆光环购物公园,能够体验在室内森林景观中沉浸式购物的奇妙。多个新地标、多种新玩法,为促进消费持续赋能。数据显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年来,重庆全市社零总额两年平均增速3.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3%。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指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紧扣“消费”,高标准推进商圈建设,引领消费潮流风尚,加强市场监管服务,全力打造消费升级的新高地。

  3.打出提振消费“组合拳”

  迎春消费季、全国消费促进月、绿色消费季、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节、国际消费季……在消费提振年,各大缤纷多彩的主题促消费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全年消费活动不断、精彩纷呈。40多个特色消费场景,形成波浪式的消费热潮。

  消费者在海口国际免税城内购物。新华社发

  节假日是各类促消费活动“大展身手”的重要契机。何亚东介绍,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消费市场迎来“小高峰”,人气旺、活力足,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节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8.6%。全国示范步行街日均客流量比去年假期增长87.4%,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日均客流量比去年假期增长1.6倍,一批消费新场景为节日市场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消费持续恢复提升,三季度社零总额增速逐月加快,分别增长2.5%、4.6%、5.5%。“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的效能持续提升。”王文涛告诉记者,但也要看到,消费恢复还不平衡,居民消费意愿仍显不足,消费能力尚需提升。

  临近年末消费旺季,全国各地相继推出各类促消费政策和措施,打出消费提振“组合拳”,加力巩固消费回升势头,为消费市场回暖注入“加速剂”。

  多个省市相继发放新一轮消费券。辽宁大连从11月28日至12月31日向市民发放总额2000万元的“2023大连市冬季消费券”;11月25日,湖南长沙启动了2023年四季度汽车促消费活动,投入2000万元对消费者购买汽车进行补贴,释放汽车消费需求;四川分别针对商超、家居(家电)、餐饮等消费重点领域,在11月24日、12月8日发放2023“蜀里安逸·暖冬乐享”消费券……

  在派发“消费红包”的同时,近期多地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如广东省近日印发《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从稳定汽车消费、促进家电和电子产品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等8个方面,提出了27条具体措施。围绕绿色智能家电消费,通过全省性家电主题促消费活动、广货促消费联合行动、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多项实招,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在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看来,更好支持扩大消费、激发内需,要增加百姓收入,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要增加汽车消费,还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教育体系改革以减少居民在相关公共服务中的支出。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下一步,将加力稳固消费回升势头,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既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各国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从全年来看,随着扩内需、促消费各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叠加岁末年初等消费旺季的拉动作用,四季度消费有望继续呈现稳步恢复态势。”王文涛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董蓓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