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南京!南京!南京!你的名字里写着永志不忘

    国行公祭,祀我国殇

    民族之痛,永不敢忘!

https://pics5.baidu.com/feed/32fa828ba61ea8d371ed95dc820e0d43241f5828.jpeg@f_auto?token=0b03effd89673ee63cc6bdf46657d3fc

    今天

    是第十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6年前的今天

    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0万同胞惨遭杀戮

    无数妇女被蹂躏残害

    无数儿童死于非命

    三分之一建筑被毁

    大量财物遭到掠夺

    ……

    “大街小巷尸横遍野

    江边流水尽之为赤

    南京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钟灵毓秀,如诗如画

    却在日本侵略者的践踏下

    沦为人间地狱

https://pics0.baidu.com/feed/024f78f0f736afc362118631a71dd6c9b7451251.jpeg@f_auto?token=924c4c0052fc6a6e9a4cf2c94fff2f1c

    图为日军将大批南京青壮年捆绑后,押往郊外集体屠杀。新华社发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

    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面对亡国灭种的罪恶屠刀

    中华儿女爆发出最后的怒吼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

    全体中华儿女

    万众一心、共御外辱

    义无反顾投身到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血战到底、抗战到底

    中国人民取得了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https://pics6.baidu.com/feed/d1160924ab18972be5a06b72f2c946849f510a84.jpeg@f_auto?token=13ddcee29857d63b79eb4566ac6d2166

    19408月,华北的八路军在五千里长的敌后全线发动百团大战,连续紧张战斗了三个半月,予敌寇严重打击。这是在山西狮垴山七昼夜血战中的我军机枪阵地。新华社发

    如今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

    但历史却从未远离

    回首南京的至暗时刻

    那段艰难的日子里

    一些人手无寸铁

    却挺身而出

    他们拼尽全力守护着、传递着

    点点微光

    ……

    面对侵华日军的南京大屠杀

    在华经商的德国人约翰·拉贝

    冒着生命危险

    与其他国际友人

    共同建立南京安全区

    为约25万名中国平民

    提供了避难所

    拉贝不顾个人生死

    竭力护佑难民

    向世界勇敢揭露侵略者的暴行

    被称为中国辛德勒

https://pics0.baidu.com/feed/f2deb48f8c5494ee685991dc39f1ddf398257e89.jpeg@f_auto?token=c14b29d1bd68cb5dec5714f78efcf365

    20101112日,参观者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观看约翰·拉贝事迹图片展。新华社记者罗欢欢

    他将亲身经历

    写成《拉贝日记》

    日记极其详尽地

    记述了日军血洗南京的累累暴行

    是南京大屠杀

    最重要、最翔实的史料之一

    为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昭昭罪行

    提供了不可撼动的铁证

    同样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南京

    并记录下如山铁证的

    还有美国牧师约翰·马吉

https://pics0.baidu.com/feed/ac345982b2b7d0a2ee950d90deeb4b044b369a74.jpeg@f_auto?token=a4f424a211767e80450053faeadc2b99

    2015103日,观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看当年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记录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电影影像。新华社记者孙参

    侵华日军的凶残

    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他用一架16毫米摄影机

    悄悄地将镜头对准了

    遭受日军暴行的南京市民

    记录下日机轰炸南京

    日军搜捕青壮年

    日军暴行受害者在医院治疗等

    触目惊心的画面

https://pics4.baidu.com/feed/0b46f21fbe096b63ab41f3ba1837ba49eaf8ac95.jpeg@f_auto?token=c664f6654c51522dc4c7594993d61565

    这是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实景的电影胶片母片。新华社发

    1946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

    约翰·马吉出庭作证

    其拍摄的影像资料

    成为屠城血证

    马吉拍摄的镜头中

    记录了一位特殊的孕妇

    画面中的她

    满身是伤、奄奄一息

    她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李秀英

https://pics0.baidu.com/feed/d009b3de9c82d158dae02c8e950e24d5bc3e42bb.jpeg@f_auto?token=5646b10b8643996b2130e2aafaf27022

    左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证人结文;右图为193712月李秀英在鼓楼医院被救治时的场景。新华社发

    彼时

    怀有身孕的李秀英

    面对残暴的日本侵略者

    不甘受辱,拼死搏斗

    脸部、腿部、腹部

    中了30多刀

    后经全力抢救,侥幸存活

    孩子却流产了

    战后,李秀英作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人物

    曾在多个场合控诉日军罪行

    更曾以高龄之身远赴东京

    起诉污蔑她为假证人

    日本右翼作家

https://pics4.baidu.com/feed/9f2f070828381f304e0a9a64bd0571056f06f0f9.jpeg@f_auto?token=2e33ffa51a96a9a0d2a652aba913c724

    左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相关展板;右图:李秀英生前为中学生讲述受害经历的照片(2015103日摄,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孙参

    “大屠杀给母亲带来的伤痛

    永远挥之不去

    她毕生深受折磨

    李秀英的女儿陆琪说

    但最让陆琪难忘的

    是历尽劫难的母亲

    临终前留下的最后的话——

    “要记住历史

    不要记住仇恨

https://pics7.baidu.com/feed/72f082025aafa40fb2e35fd3bc603e4278f019ac.jpeg@f_auto?token=377c26d9295a16d00013c6f69ee00fbf

    这是202212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丁海涛

    86年过去了

    历经劫难的南京

    已改换新颜

    穿越黑暗

    深知和平可贵的中华民族

    正向着伟大复兴的

    光明前景奋进

https://pics2.baidu.com/feed/6d81800a19d8bc3eed8acc8c978f9b13a9d34583.jpeg@f_auto?token=319dc72d9ddec26f6f96327432e7f0cf

    202212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放飞和平鸽。新华社记者李博

    重温昨日的历史耻辱

    是为了汲取今日奋进的动力

    看那《和平宣言》,字字铿锵——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

    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https://pics6.baidu.com/feed/6a600c338744ebf85831e6ffccfdea276159a7bb.jpeg@f_auto?token=28fc150109f1615b4731f5fca2489915

    这是202212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李博

    南京!南京!南京!

    你的名字里

    写着永志不忘

    南京!南京!南京!

    你的名字里

    写着继往开来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社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