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三角篇|从1.7毫米到38.1米:在长三角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地处长江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这片区域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长三角探寻中华文明“根脉”,近年来公布的一个个重大考古发现给世人以不断的惊喜和启迪。

    图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中新发现的石岭头水坝的发掘场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从2020年起至2023年,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又相继发现了约20条水坝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研究员王宁远说,5000年前,良渚周边水利系统极为复杂,当地的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这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省级考古机构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开展了“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的课题。良渚遗址聚落考古研究是这一课题的重点内容。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方向明说,除了新发现水坝遗址之外,考古工作廓清了良渚遗址群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这反映了良渚人群的聚落管理和城市营建理念、信仰体系不断成熟的演进过程,显示出良渚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图为磨盘山遗址崧泽文化墓葬区的考古现场。(磨盘山考古队供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社 作者:孙秀艳 责任编辑:姚卫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