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中国年轻人婚礼新风:个性、低碳、高性价比

    剪裁合身长裙、简单别致的簪花盘发、唯美盛放的手捧花……伴着热烈的掌声,28岁的新娘王兰挽着丈夫走上舞台,和其余几对新婚夫妇一起,接受台下祝福。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522/2e1cad4121cb4c7bade33e764c8a63e0/202405222e1cad4121cb4c7bade33e764c8a63e0_XxjwszC007027_20240522_CBMFN0A001.JPG

    520日,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举办的中式集体婚礼上,新娘王兰(左二)和丈夫(左一)在游戏互动环节吹气球。新华社发

    “拍婚纱照时,白婚纱、秀禾服都穿过了,换上父母那代人结婚时的服饰,感觉一下回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挺新奇的。这个来自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的“95姑娘说,尤其在这么一个浪漫的日子,和这么多对有情人一起办集体婚礼,幸福感加倍。

    520日,因中文谐音我爱你,被人们赋予寓意美好爱情的浪漫和仪式感,不少人选择在这天表白、领证、办婚礼。当日,宁夏、江苏、湖南、山东等地专门为新婚青年集体办婚礼,给幸福加码。在海原县一广场上,王兰等11对新婚夫妇在当地政府部门组织下,举行了一场具有年代感的中式集体婚礼。

    “去年县里也为新婚青年办过集体婚礼,我当时就坐在台下。王兰兴奋地说,得知今年还有机会,她拉着社恐老公迅速报名,见证了别人的幸福,今年轮到自己晒幸福了。

    婚礼当日,歌舞表演、游戏互动等环节,闹热了现场气氛。新郎、新娘们默契合作完成穿针引线、吹气球等挑战,为台下观众带来无限欢乐,也为自己留下美好回忆。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522/2e1cad4121cb4c7bade33e764c8a63e0/202405222e1cad4121cb4c7bade33e764c8a63e0_XxjwszC007027_20240522_CBMFN0A002.JPG

    520日,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一处广场上,新人参加中式集体婚礼。新华社发

    王兰介绍,父母是20世纪90年代结婚,两人的结婚照虽已泛旧,但年轻面庞上洋溢的幸福却清晰可见。从小到大很少见两人吵架拌嘴,她向往这样的爱情和婚姻,能有机会重温父母那个年代的婚礼很有意义。

    近年来,有意义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重新审视婚礼时的关键词。随着时代变迁,他们追求简约、自由、个性化,除了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集体婚礼,低碳婚礼、极简婚礼、目的地婚礼等新式婚礼也悄然兴起。

    今年5月,宁夏银川市灵武市一对“95新婚夫妇骑着共享单车奔赴婚礼现场的视频火了。视频中,身着红色中式礼服的新郎和新娘在最前方开道,伴郎、伴娘等送亲团组成的共享单车队伍紧随其后,每一辆共享单车上都装饰着五颜六色的气球,浓浓的喜庆和甜蜜溢出屏幕。

    据新郎张树彬介绍,这是一场完全自主策划的婚礼。由于距婚礼现场不远,夫妻俩考虑接亲时骑共享单车绿色环保、经济新颖,家人也很支持。于是他提前求助共享单车运营方,同时还为行动不便的长辈向当地公交公司申请了一辆公交车。路人纷纷赞许、拍照,不少网友也点赞这场低碳婚礼,在线祝福。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522/2e1cad4121cb4c7bade33e764c8a63e0/202405222e1cad4121cb4c7bade33e764c8a63e0_XxjwszC007027_20240522_CBMFN0A003.JPG

    520日,在河南省洛阳市上阳宫,参加公益集体传统婚礼的一对新人展示自己的结婚证。新华社发(张怡熙摄)

    “千篇一律的婚礼没啥意思。再说爱情就是越简单越幸福,太复杂反而会变味。张树彬说,身为播音员的他当日主持了自己的婚礼,并进行了宣誓。而租车、请司仪等费用也被节省下来,为到场亲友买了伴手礼。

    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万静表示,减少经济压力、注重自身体验、追求个性表达等促使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新式婚礼。婚礼形式多元化说明年轻人思想观念在转变,崇尚低碳生活、拒绝铺张浪费,这是时代发展进步的表现。

    与此同时,部分婚俗也发生嬗变。在中国,彩礼古称纳征,是一项重要的传统婚俗。男方向女方支付一定财物,女方做相应回礼,一来一往中寄托着缔结婚约的美好愿望,但因过程复杂、花销较大,时至今日也正被当代年轻人改变

    王兰就是零彩礼的践行者。男方给彩礼、女方出陪嫁,流程太繁琐,我的婚礼想办简单些,父母商量后也同意了。她说,况且两边都是普通农村家庭,零彩礼的婚姻更轻松,也更纯粹。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社 作者:谢建雯、王雪飞 责任编辑:姚卫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