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波音737 MAX再曝鸟击所致发动机安全隐患

美国媒体近日再次曝光波音737 MAX型客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当飞机发动机遭鸟撞击后,客舱或驾驶舱可能烟雾弥漫,而波音并未向航空运营商提供全面信息。

美国《西雅图时报》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分别于18日和19日报道上述消息。

根据报道,波音今年2月便已就这一发动机隐患向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和美国航空公司发出警示,两家航司随后分别向其飞行员传达了相关信息。

去年3月5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一架客机737 MAX 8从古巴飞往美国,起飞时右侧发动机遭遇鸟击而严重损坏,导致客舱充满浓烟。同年12月20日,西南航空另一架同型号客机执飞美国国内航班,起飞后不久左侧发动机遭鸟击,导致烟雾弥漫至驾驶舱。两架客机均有惊无险地紧急迫降。

按《西雅图时报》说法,发动机因鸟击而损坏并不罕见,异常的是烟雾因此进入机舱。在上述两起事件中,鸟击导致发动机损坏,机油泄漏流入发动机内部并燃烧,产生的烟雾经由与发动机相连的空调系统进入驾驶舱和客舱。

据报道,波音意识到两起事件存在“异常高风险”,于今年2月向两家航司发出警示,旨在确保飞行员掌握在这类紧急状况下迅速阻止烟雾渗透的正确操作程序。为应对发动机损坏、烟雾进入机舱,飞行员可采用三种不同操作,但其中两种均无法立刻阻止烟雾进入,唯一可行的操作是关闭发动机、拉防火把手。

然而,波音警示中提及发动机故障防护的“减载装置”,却未在飞行员操作手册中介绍过该装置,正是这一信息不对称引发担忧。

“减载装置”由发动机制造商CFM国际公司为737 MAX型客机所用LEAP发动机增设,当发动机扇叶因遭遇鸟击等而破损时,发动机内部系统会发生震颤,此时“减载装置”会自动激活,切断扇叶与发动机的连接,进而最小化发动机及其与客机连接部件所受干扰。

“减载装置”在供机械师使用的维护操作手册中有详尽介绍,但没有出现在飞行员操作手册中。波音给出的理由是该装置自动激活,不影响飞行员操作、且不受飞行员操控。但《西雅图时报》质疑,既然如此,波音后续本不必提示飞行员存在该装置。“减载装置”在上述两起事件中是否有可能发挥作用?该装置正常工作是否会掩盖发动机破损的严重程度,进而导致飞行员采取错误操作?

波音称,正与CFM国际公司合作,“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并持续向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我们的运营商通报相关发现”。

CFM国际公司表示,涉事型号发动机接受过鸟击安全认证,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但上述两起事件中鸟击规模超过认证要求。

美国联邦航空局则称,将继续调查相关事件,并基于调查决定是否采取额外举措。一名发言人称,没有证据显示两起事件中飞行员“以任何方式受到发动机故障表现误导”。

《西雅图时报》称,虽然无迹象显示“减载装置”存在缺陷,但已有“吹哨人”向美国联邦航空局举报,将该装置比作波音先前未对外充分披露、737 MAX型客机独有的机动特性增强系统。波音这一行为关联这一机型2018年和2019年两起重大致命空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社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