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北约军费“达标”国创纪录 美国得利世界遭殃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日前在访问美国时说,北约欧洲成员国和加拿大今年的军费开支将增加18%,为几十年来最大增幅。北约32个成员国中有23国今年军费开支“达标”,即达到或超过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

  分析人士指出,在北约军费大涨的背后,美国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美国的盟友却要承受沉重经济负担。北约企图通过大幅扩充军力来谋求自身“绝对安全”,这充分暴露美国等西方国家顽固的冷战思维,只会导致国家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地区安全形势恶化,从而威胁世界和平稳定。

  美国军火大卖

  北约17日发布的2014年至2024年军费开支数据显示,北约2024年军费总额将达到11850亿美元,比2023年增加10.9%,与10年前相比增长逾30%。军费“达标”国家数量创下纪录,相比2021年的数据几乎增长了4倍。

  这是3月1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北约总部一角。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斯托尔滕贝格在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发表演讲时说,欧洲国家对北约集体防务的贡献比前些年更多,“这对欧洲国家和美国都有好处”,大部分新增军费开支将用于从美国购买更多军事装备。

  克罗地亚军事专家马林科·奥戈雷茨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装备出口国。过去两年,北约三分之二的军事采购都是与美国公司进行的,金额高达1400亿美元。因此,北约不断扩大军事开支的受益者,就是美国军工企业。

  美国军工巨头雷神公司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达1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净收入1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未交付订单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020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17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

  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报道说,不少欧洲人认为,将大量资源转移至国防领域将使关键的社会和经济需求遭到忽视,导致国内不稳定因素增加。欧洲经济和财政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增加军费开支带来的经济压力会破坏社会福利制度,削弱关键领域的公共投资,可能导致公众不满和社会动荡,这将对欧洲国家内部安全和稳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在俄罗斯军事评论员安德烈·科什金看来,许多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开支是被迫的,因为如果它们不履行所谓军费开支达标的“义务”,就有可能面临制裁。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扬·奥贝里指出,“北约的基本作用是确保美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并将其盟友控制为附庸”。美国的盟友都面临首先遭受冲突影响的风险,它们必须在美国需要时提供士兵和武器,这会损害这些国家的安全。

  威胁和平稳定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不断增加军事开支,大力扩充军力,不仅给成员国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稳定。

  奥戈雷茨认为,北约不断增加防务开支,屡次举行大规模军演,都是把矛头对准俄罗斯。北约正在越来越深入和直接地介入乌克兰危机,这导致北约与俄罗斯发生正面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北约不断增加防务开支不会带来真正的和平,只会导致欧洲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

  2020年9月17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下的“快速三叉戟”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在乌克兰西部利沃夫州举行。新华社发

  今年1月24日至5月31日,北约举行“坚定捍卫者2024”军演。这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共有来自北约32个成员国的约9万名军人参加。北约方面表示,此次军演意在“展示北约在任何条件下从北欧到中东欧,历时数月、跨越数千公里的范围内开展和维持复杂多域行动的能力”。

  5月2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开始第一阶段非战略核力量演习,就准备使用非战略核武器进行实际演练。俄方强调,此次演习是对西方官员挑衅性言论和威胁的回应,旨在检验非战略核力量执行战斗任务的战备状态,确保俄罗斯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此后不到一个月,俄国防部于6月11日宣布开始第二阶段非战略核力量演习,并指出演习的目的是保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非战略性核武器装备和人员的战备状态,保障俄白联盟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俄罗斯军事专家、“俄罗斯军官”组织董事会主席罗曼·什库尔拉托夫认为,北约奉行与俄罗斯长期对抗的政策,利用乌克兰危机来渲染“俄罗斯可能入侵欧洲国家”的论调,许多北约成员国是在美国歇斯底里的反俄立场压力下被迫增加军费开支的。莫斯科方面必须严肃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并明确警告对手鲁莽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

  斯洛文尼亚政治经济学家博戈米尔·费尔菲拉指出,有些人认为军费越多意味着安全越多,这是对“安全困境”的误解,完全忽视了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恶化的真正原因。目前,一些西方人已经意识到,俄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北约向俄罗斯边境不断扩张。他说:“真正的安全是共享的。安全不能通过单方面武装来实现,因为这会导致其他国家采取类似行为。”(参与记者:付一鸣、李学军、周玥、华迪)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付一鸣、李学军、周玥、华迪 责任编辑:姚卫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