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小伙突然发烧头痛咳嗽,竟是因为一年多前出国游玩
年轻小伙忽冷忽热,血小板骤低
6月初,深夜11点多,一位22岁的患者小吕(化名)匆匆忙忙奔来瑞金医院嘉定院区急诊。他已经连续发烧2天了,体温最高为37.7℃,伴随着头痛和咳嗽,不规则发冷发热症状。
正在值班的陆桢兵医生仔细询问了病史,得知他既往体健,没有基础疾病。经过检查发现患者咽红肿,两肺呼吸音粗,没有明显的胸闷气短和腹泻等症状。陆医生初步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开具了血常规检测。然而,检验科夜班技师杨迟晖在审核血常规结果时,却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现象:患者的血小板偏低,仅为87 x10 /L(参考范围:125-350 x10 /L),其他指标基本正常。“患者既年轻,又没有基础病,为什么会出现血小板降低的情况呢?”杨迟晖感到很疑惑。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微信公众号 图
仔细查看血常规分析仪的详细参数后,发现该标本散点图异常,提示有感染红细胞。这一发现引起了杨迟晖的高度重视,她立即进行了血涂片的人工镜检。在显微镜下,惊讶地发现大量疟原虫滋养体。这一发现让她突然警觉起来,难道这名患者感染的是疟原虫,而非普通的呼吸道感染?
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异常
疟原虫滋养体
“我最近一年都在上海,家人也没出境。”面对陆医生的询问,小吕回忆自己和家人一直在家里,“一年多以前出国玩了一趟。”面对眼前的检查结果和患者症状,医生不得不谨慎起来。上海市已于2010年消除本地感染疟疾,2016 年率先通过国家消除疟疾评估,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至2023年,已经连续1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发生,连续7年维持消除疟疾状态。
陆医生赶忙与感染科值班医生赵钢德会诊,再次确认后联系嘉定区疾控中心,将患者血样送检。疾控中心通过RDT快速检测、镜检及核酸检测后,最终诊断为:间日疟原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