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妙手回春”,古琴再现天籁之音

  暑假期间,故宫博物院的参观预约火爆。其中,专门以院藏古琴和曲谱为主题的展览也迎来更多游客,展览以实物加古琴还原演奏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中国古琴文化的魅力。

  古琴馆内,“大圣遗音——古琴文化展”,55件与古琴相关的文物集中亮相。其中,包括晚唐的飞泉琴、南宋的海月清辉、明琴蕉林听雨等9把珍贵古琴。

  根据故宫院藏古谱耗时3年还原的古琴曲《秋鸿》片段,表现的是秋天的鸿雁为躲避严冬,自北向南迁徙过程,取意鸿雁振翅高飞、搏出长空的旷达之怀。展览特别设置《秋鸿》图谱册为主题的空间,配合演奏视频,向游客展示这套古谱“活化”演奏的成果。

  这套故宫藏《秋鸿》曲,每个段落的精美插图,为打谱者提供了可靠的感受依据。

  修旧如故 为古琴注入新生命

  古琴艺术有3000多年的历史,修复古琴对于恢复古代琴音有着重要作用。

  当记者来到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琴学研究室时,古琴学者、斵琴修复专家李明忠先生和女儿李村正在对两张国家馆藏的传世藏琴进行修复。经初步鉴定,这两张琴来自明清之际,甚至更早。

  古琴修复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精妙的工艺。

  尽管已78岁高龄,李明忠先生仍坚持在中国琴学一线工作。见面当天,西安的气温达到了38摄氏度,但工作间并未安装空调,只因修琴对湿度、温度要求极高。

  据李老介绍,三伏天是修琴的最佳时间。“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古琴是文人的代表,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能否带着情感并用历史的眼光去理解、认识一张琴,是决定修琴成功与否的第一步。

  “修旧如故”是他一贯的理念。和其他的制琴技艺不同,古琴修复除了要懂琴,更要懂乐、懂弹奏。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李老甚至发明不少操作工具,他的双手也因常年斵琴、修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截至目前,李老已主持完成共计108张唐、宋、元、明、清国家级馆所藏琴的抢救性修护。在他的影响下,女儿李村继承父业,长期从事古琴教学与研究工作。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央视网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