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第40次南极考察丨“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从科研设备、气象保障到考察途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细节无不令“雪龙2”号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们切身感受到身边的诸多变化,见证中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大变迁。

  北京时间1月6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栋彬摄)

  科研设备:“今非昔比”

  30年间6赴南极,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久新这次终于圆了一个心愿——搭乘“雪龙2”号。

  科考系统高度集成,配有几十套先进的科考仪器设备;约600平方米的实验室区域布局集中、分工明确;国内首套月池系统,确保在海冰覆盖区也能采样作业……“‘雪龙2’号基本把涉及海洋研究、地质学研究等设备配备齐全了。”参观船上科研设施时,史久新不停感慨“今非昔比”。

  1994年,“雪龙”号首航南极。史久新随船开启了自己的首次极地考察之旅,他回忆说:“当时除了艉甲板的绞机,船上很难找到与科考有关的设备。”甚至大洋调查最重要的设备CTD(温盐深剖面仪)都需要自行带上船。“那时设备简陋,获取到的数据质量也没有保证。”

  关于那次考察,史久新时常会提起一段类似“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经历。经停澳大利亚期间,考察队组织参观澳大利亚南极局。当了解到对方科学的管理体系、一流的观测仪器、完善的航空飞行保障时,一开始还很兴奋的队员们渐渐变得沉默。“大家心情是沉重的,没想到差距这么大。”

  中国极地考察起步晚,但追赶时代的步伐坚定而急促。“雪龙”号进行一轮轮翻新改造,设立了实验室,更新了科研设备。随后,中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入列,进一步提升了极地科研综合保障能力。与此同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建立起全流程的样品、数据等管理体系,确保科学研究和常规调查监测的标准统一和质量可靠。

  “得益于极地科考软硬件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目前我国物理海洋研究成果不断,已经进入了世界第一梯队。”史久新说。

  2023年11月23日,“雪龙2”号气象保障员李竞时介绍西风带气象情况。新华社记者周圆摄

  气象保障:从30多人到2人

  日前,“雪龙2”号穿过南纬40度,驶出“咆哮西风带”,随船气象保障员李竞时长长松了一口气,“本航次,我们创纪录地8次穿越西风带。整体来看,每次都安全平稳穿越。”

  探秘极地,气象先行。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李竞时和张功浩两人承担着船上天气海况预报、走航海洋气象观测、提出航线建议等任务,而在早期,这项工作需要30多人。

  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考察队伍奔赴南极。“向阳红10”号科考船的气象部门下设观测组、通讯组、卫星接收组、雷达组、填图组和预报组等,共有30多名气象保障员。彼时获得一个时次的天气图需要通讯、人工填图、人工绘图分析等多个工序,多名值班人员连续工作数小时才能完成。

  “那时南极地区气象资料非常少,加之观测设备落后,常常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天气系统的快速变化。”据李竞时介绍,“向阳红10”号在南大洋数次遭遇强风过程,曾记录到12米高的巨浪。

  正是从那时起,中国极地气象预报与极地考察事业并肩前行。40年过去,中国极地气象预报从无到有、从单一航线保障到拥有较强的大气、海冰和海洋预报服务能力。

  “尤其是近几年,国产自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李竞时以自主开发的预报软件为例介绍说,它能够下载最新数据,还能设计航线、推演风浪动态等,预报时效达到10天,发挥了观风云、探前路的作用。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圆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