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3]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怎样推进?
案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入院准备中心,需要住院的患者在入院前进行术前检查,确定手术时间后再办理入院手续。
“通过缩短住院时间,全院床位统一调配,一方面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医院接收病人的效率。”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
通过严格的医用耗材监控制度和医费医保信息化系统降低药品和耗材用量,通过检查结果在区域内和同级医院间数字化共享减少重复检查……2015年,这家医院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比重为30.88%,平均住院日6.93天,均为全国最低水平。
医疗服务价格的理顺,需要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等费用;需要拉开价格差距引导患者分级诊疗、合理就医;需要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等政策相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不增长,才能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绝不是单兵突进,而是与公立医院改革、药品流通机制、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医疗行为监管等改革协同推进、衔接配套,最终才能形成政策合力。”常峰说。
根据《意见》,国家负责制定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统一项目名称和服务内容,各地根据技术规范确定具体收费项目。扩大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收费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收费的数量。同时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严厉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价格放开项目
如何防乱涨价
发改委:按照改革要求,医疗服务价格将实行分类管理,对部分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总体上看,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一是放开价格的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这部分项目的数量比较少,非公立医疗机构也在提供,患者选择面广,市场竞争强。
二是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和调整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医疗服务价格,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严厉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三是对于这部分服务项目,已要求医保经办机构综合考虑医疗服务成本以及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标准,引导价格合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