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独特的地区文化
虽然还是这样热闹,买菜人与卖菜人看似无动于衷,但毕竟箭在弦上,很多买菜人会在买菜的同时问上一句“什么时候拆啊”。而对于菜场接下来的命运,摊贩和来买菜的老客户显然都依依不舍。
摊主朱师傅十多年前从吉安路马路菜场迁入唐家湾菜场,“十多年间,我认识的摊主,没有一个离开过唐家湾菜场。”他指着对面一个猪肉摊说:“春节期间那个老板一天要卖掉七八头猪,旁边鱼摊最多时一天要卖掉差不多300斤黄鱼,在这里做生意很赚钱,可以说,没有一个摊主愿意搬走。”
市民刘阿姨住在杨浦公园附近,退休后和邻居十多年来风雨相伴,每周都要推着购物小车,乘坐公交220路来唐家湾菜场买菜,随后再去旁边的易买得买牛奶、调味品等,“我们是唐家湾地区老住户,早年动迁搬到了杨浦区,在唐家湾菜场买菜已经成了近二十年的生活习惯了。”
菜场资深“粉丝”、80多岁的王老伯就住在肇周路上,每天来菜场兜兜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自从得知菜场要拆迁后,他一直愁到现在,“以后买菜不但走得远,价格肯定会贵很多。”
“唐家湾菜场的热闹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区文化。”一直在唐家湾菜场买菜的退休医生老苏说,来菜场买菜的市民来自五湖四海,不知不觉中从不认识到相知相识,后来很多人成为好朋友,经常会在这里约会,叙旧、聊天,说点家长里短的事。“如果菜场拆掉了,今后要想碰面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