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上海大学文学院
2019.9.18
主旨发言:
伟大的成就 基本的经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
同济大学 唐培吉
伟大的成就 基本的经验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成就
1.独立、自由、民主新中国的建立
2. 在经济上70年的大变化
3.从政治上看70年的巨大进步
4.从文化上看70年的巨大发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基本经验
主旨发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卫星城建设与工业布局调整
上海大学 忻 平 陶雪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卫星城建设与工业布局调整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卫星城建设与工业布局调整的概况
1.起步与机遇时期:1953-1957
2.“大跃进”时期:1958-1960
3.调整与迈向“高精尖”时期:1961-196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卫星城建设与工业布局调整
二、上海卫星城建设与工业布局调整的特点
1.坚决服从“全国一盘棋”的国家发展战略
2.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越条件
3.错位发展,积极转型升级,迈向“高、精、尖”发展
4.以卫星城和新兴工业区建设为切入口,以工建城,以城促工,工业化与城镇
化深入融合发展
主旨发言:
正确认识新中国70年发展史的若干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 齐卫平
正确认识新中国70年发展史的若干问题
一、怎样认识70年发展历史的整体性
二、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挫折
三、怎样认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地位
四、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主旨发言:
新时代提炼和弘扬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 唐荣堂
新时代提炼和弘扬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建党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意
二、弘扬建党精神,是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重要起点
三、弘扬建党精神,是以政治建设为首的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弘扬建党精神,为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提供精神支撑
大会交流:
新中国70年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 陈 挥
上海政法学院 魏洲阳
新中国70年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
一、“两个务必”树廉政建设之新风
(一)“两个务必”的提出
(二)打响新中国反腐第一枪
(三)倡导干部廉洁新形象
二、三大战略开新时期反腐新局面
(一)依法治腐:廉政建设全面推进
(二)“标本兼治”:跨世纪治腐新方略
(三)“十六字方针”:新世纪反腐倡廉建设新要求
新中国70年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
三、四个方面推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
(一)制度建设:构建严谨有效的反腐败制度体系
(二)教育实践:筑牢思想防线,补足精神上的“钙”
(三)生态营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四)监督执纪: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大会交流:
整合外交优势资源,化解对外关系难题
——新中国70年的外交成果和经验
上海政法学院 王 蔚
新中国70年的外交成果和经验
一、作为外交资源的既有外交成果
(一)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三)坚持道义先行的理念
(四)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
(五)坚持敢为人先的品格
二、外交资源的多维度划分
(一)根据资源是否有形的特征可以分为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
(二)根据资源所在的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军事资源、文
化资源等
(三)根据资源的受控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的外交资源和非政府的外交资源
(四)根据资源所处的时空不同可以分为现实资源、潜在资源与消失资源
新中国70年的外交成果和经验
三、外交资源多维度划分的价值
(一)外交资源的多维度检视展现其多样性
(二)外交资源的多维度检视增加其适配性
(三)外交资源的多维度检视要求其整合性
四、我国外交资源的多维度适用:以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为例
大会交流:
新中国70年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历程
上海大学 忻 平
上海交通大学 陈 铿
新中国70年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历程
一、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1949-1956)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1956-1978)
(三)改革开放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1978-2012)
(四)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新中国70年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历程
二、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历程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认识和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二)坚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实际来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三)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四)坚持从初心出发来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大会交流:
解放初期城市建政中党的形象塑造
复旦大学 髙晓林
解放初期城市建政中党的形象塑造
一、政治上塑造民主执政形象
二、经济上塑造为民执政形象
三、文化上塑造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象
四、社会管理上塑造善治形象
五、外交上塑造和平独立形象
六、党的建设上塑造从严治党形象
大会交流:
新中国城乡分治下的身份差别和社会认同
——以建国初期上海的工农关系为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张一平
新中国城乡分治下的身份差别和社会认同
一、固化的城乡身份
1.收入水平的差别
2.户籍和就业差别
3.粮食供应的差别
4.劳保福利的差别
新中国城乡分治下的身份差别和社会认同
二、分化的社会认同
1.“工农联盟”教育
2. 工农关系的辩论
三、结 语
大会交流:
从革命到建设的探索
——以上海居民委员会的创建为中心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马 婉
从革命到建设的探索——以上海居民委员会的创建为中心
一、居民委员会创建的历史背景
(一)里弄情况复杂,难以管理。
(二)原管理制度弊端频出,难以利用。
(三)管理特大城市经验的缺乏。
从革命到建设的探索——以上海居民委员会的创建为中心
二、居民委员会的逐步建立
(一)续旧制,新革命,逐步“软着陆”。
(二)先试点,后完善,进而“全覆盖”。
三、居民委员会的历史作用
(一)稳固新生政权,肃清社会余毒。
(二)根据里弄实际,提升居民福利。
从革命到建设的探索——以上海居民委员会的创建为中心
四、历史的启示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完善制度是稳固基层组织的有力保证。
第二,培育积极分子,带动基层群众是活跃基层组织的有效方法。
第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是建好基层组织的“硬
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