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祝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革命前辈足迹

1920毛泽东旧居—青年毛泽东在上海的居住地,人生的转折点

    1920822日,陈独秀在《劳动界》上发表《真的工人团体》,文中指出:“工人要想改进自己的境遇,不结团体固然是不行。但是像上海的工人团体,就算再结一万个也都是不行的。新的工会一大半是下流政客在那里出风头,旧的工会公所一大半是店东工头在那里包办。他发出号召:“觉悟的工人呵!赶快另外自己联合起来,组织真的工人团体呵!”这在工人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159月,留日归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改称《新青年》),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抨击封建主义。

    《新青年》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迷信的战斗中,把斗争矛盾集中地指向了作为封建宗法社会精神支柱的孔子学说,响亮地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战斗口号,对尊孔思想

    加以无情的批判。它沉重地打击了中国两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的顽固堡垒,振奋了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之下的一代青年。还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老八股,老教条,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保护了先进思想的传播。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这是“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这幢旧居是毛泽东从192055日抵沪至7月初离沪一直居住的地方。也正是在那一年,毛泽东经历了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他在安义路这所旧居里完成了许多大事。

    191912月,为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赴北平。期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及许多进步书籍。毛泽东在这里发起成立了“湖南改造促成会”,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湖南改造促成会发起宣言》《湖南建设问题的商榷》《湖南人民的自决》等文章,开展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斗争,在当时的社会上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19205-6月间,在上海与陈独秀多次会面,同他讨论马克思主义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等问题。

    8月初,同易礼容等在长沙发起成立文化书社,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

    8月一-9月参加筹备成立俄罗斯研究会。

    11月,提出新民学会“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

    11月底,同何叔衡等组织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12月初,致信在法国的蔡和森等,表明自己接受马列主义,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12月,在长沙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

    12月,与杨开慧成婚。

    19217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程丹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