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几度沧桑依旧无限风光 去邮政博物馆感受惊涛骇浪
从1840-1949年新中国建立,在百年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中,上海先后存在"邮驿"、"民信局"、"客邮"、海关邮政、大清邮政、中华邮政等机构,有的还交叉并存过。
"客邮"是指19世纪后半期,英、美、法、德、俄、日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犯中国主权,非法在中国开办邮政机构。正如当时把帝国主义派遣来我国一机关的代理人称为"客卿"一样,这些邮政机构就习惯称"客邮"。1861年,英国最早在上海设立邮局。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邮政作为全新的通信方式逐渐传入中国,为邮政发展创造了条件。
1896年,清政府正式批准开办国家邮政。这标志着近代邮政在中国的诞生。1897年,上海披拔驿达局改组为大清邮政局并设第一个分局。上海大清邮政除办理函件业务外,还增办了书藉、货样、明信片业务,1911年5月,邮传部接替海关开始管理全国邮政。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程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