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互联网时代 “视奸”别人违法吗?

那么,在网络“视奸扒皮”别人,到底是否涉嫌违法?

对此,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武卓韵律师分析,“视奸扒皮”获取他人信息是否违法,关键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发布者在发布相关信息时,是否对隐私有合理的期待。如果发布者将自己的电话、住址发布到公开的社交平台,那么可以推断他对于这部分信息没有合理的隐私期待,他人获取便不违法。

第二,获取者获得、加工、整理这些信息的手段是否合法。如果发布者只是将信息储存于网络硬盘,或者将不包括明显隐私信息的照片公开发布,获取者通过技术手段窃取了这些信息,或者通过社会工程手段破解这些信息,就很可能违法。

第三,获取者获得这些信息后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如果获得者获得信息后既未公开,也未用于非法行为,就很难产生违法的后果,但如果将这些信息传播给他人,或者用于实现自身的非法目的,就非常有可能违法。

一张无心拍的照片

在有心人的“挖掘”下

让我们的个人信息完全透明

我们该如何避免在网络世界中

暴露个人隐私和重要信息?

毫无疑问,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些年,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立法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视奸扒皮”“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行为在取证、举报、受理、处罚实际操作层面仍然有巨大困难。

武卓韵律师提醒,这种情况下,作为个人应当尽可能提高警惕,不在公开的网络平台发布可能包括自己个人信息的内容,谨慎管理各个网络平台的账号和密码,不轻易向他人透露关键个人信息,如果发生信息泄露或被他人骚扰,及时向网络平台和公安机关举报,争取将风险降到最低。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法治网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