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三伏天养生要避免这4个误区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也是养生的重要时节。

不过,生活中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养生宝典”可能是错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别让养生误区伤了身!

三伏天,四个误区别再犯

01 误区一:过度温阳

“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话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但真正懂得其含义的却不多。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夏季“温阳”。

尤其是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或者体内阴虚有热者,夏季吃姜往往就属于“火上浇油”,不但没有养生效果,还可能引起上火。

夏季多喝羊汤也有同样的问题。

所以说,夏季温阳往往只适合阳虚体质者,这类人通常有以下表现——

02 误区二:过度锻炼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受到很多热爱养生者的追捧,不少人大汗淋淋仍坚持锻炼。

殊不知大汗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盛夏过度运动,因为出汗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引起心脏病、脑梗等病的发生。

三伏天养生要以避暑为主,静以养心,多静少动。

伏天锻炼一定要避开高温,在阴凉的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大家可以试试走路锻炼,每天快走30分钟~1个小时,以微微出汗为宜。

03 误区三:一味喝绿豆汤

喝绿豆汤解暑,是夏季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保健方法。

但是,每天大量喝绿豆汤,甚至当水喝就过犹不及了。

因为,绿豆汤寒凉,过长时间饮用易伤脾胃,一般来说,绿豆汤一周喝2~3次,每次1碗即可。

此外,从中医角度看,阳虚体质或体内偏寒凉的人,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不宜多喝绿豆汤,而血虚血亏的人同样也不适合喝绿豆汤。

04 误区四:只防暑不防寒

三伏天防暑是第一位的,但这并不代表夏季不需要防寒。

尤其是对于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的人来说,更要注意“防寒”。

首先,切不可24小时吹空调。

从户外回到空调房时,最好将空调先调到较高的温度而后逐渐调低,让身体慢慢适应。

其次,大汗后不要猛冲凉水澡。

这会使处于散热状态的毛孔很快闭合,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散发,甚至有人会因为脑部血管突然受到冷刺激收缩而出现供血不足,导致眩晕甚至晕倒。

酸梅汤是三伏天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消暑饮料,一杯清爽的酸梅汤,不仅解渴还能让您恢复满满的元气。

作为一道美味的中药汤剂,酸梅汤可以很好地解决夏季心火太过的问题。此外,它能很好地补充人体由于出汗而丢失的水分和盐分,同时,还能开胃促消化。

在饮酒过量时喝上一杯酸梅汤,有很好的醒酒护肝作用。肉类等油腻之品吃多了,喝点酸梅汤能帮助消化、健脾消脂。有虚热口渴、胃呆纳少、胃酸缺乏、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喝点酸梅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自制酸梅汤,养生效果佳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购买成品酸梅汤饮用,但是市面上销售的酸梅汤往往含有大量糖分,并不利于人体健康。

其实,酸梅汤的制作并不复杂,自己在家完全可以轻松做出来。

酸梅汤方一

材料:乌梅25克、乌枣25克、生山楂30克、陈皮6克、甘草2克、红豆蔻2克、干桂花3克、冰糖适量。

熬制方法:

1. 将上述药材洗净,冷水浸泡2~3小时后,入锅煎煮。

2. 头煎时,开中火煮沸,转小火盖盖子煮25分钟。

3. 根据口味取适量冰糖放置在另一汤锅内,熬出的头汤直接从漏勺倒进汤锅,将冰糖融化。

4. 二煎时,药材留锅内,再加600~1000毫升水,开大火煮沸,再转中小火盖盖煮30分钟。到时间后,把二煎从漏勺倒头煎汤里,拿小勺搅拌均匀。

5. 撒干桂花,此时汤汁温度约70度左右,切勿高温。防止桂花香味挥发。

6. 常温放凉,即可饮用。

7. 漏勺滤掉桂花,一碗甘醇的桂花酸梅汤就可以了,成汤为清亮红褐色。

酸梅汤方二

材料:乌梅50克,山楂30克,甘草10克,陈皮15克。

熬制方法:

1.将选取好的乌梅、山楂、陈皮、甘草用盐水浸泡10分钟,除去原材料中的微生物,再用清水冲洗,直至无盐分,控干水分。

2.将上述食材放入锅中,加水5升清水后浸泡2~3小时,大火烧开,小火慢熬1小时,将熬好的浓缩汁用筛网过滤备用。

3.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冰糖,稍稍熬一下使其溶化,搅拌均匀。待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随时饮用。

注意

酸梅汤不是所有人都能喝,因为药膳中乌梅、山楂药性都为酸性,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因为乌梅的收敛功效较强,会敛邪使邪闭不出,需要发汗的感冒患者,以及呼吸道有痰的咳嗽患者都不宜多喝。

另外,胃溃疡患者也不适合喝酸梅汤,可能会导致胃部出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普陀 作者: 责任编辑:梦想天空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