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老旧小巷 “脱胎换骨”!一面墙,散发幸福“新腔调”!

  位于共和新路街道锦灏居民区的延平小区,是个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

  不同于以往对老旧小区的印象,如今走进延平小区,色彩斑斓的墙绘令人眼前一亮。

  墙面一侧的小小社区休闲空间也经过居民的精心布置,更添文艺气息。眼下,居民们在此不仅可以聊家常,还可享受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

  原本的弄堂小巷究竟是如何做到“脱胎换骨”焕发新活力,成为附近居民喜爱的“打卡地”的呢?

  街校携手合作重现昔日“幸福里弄”

  据介绍,为进一步美化小区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街道团工委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善治街区平台积极链接比邻、共建单位等资源,与“一墙之隔”的上海大学建筑设计院通过“街校联动”,对锦灏居民区延平小区内的墙面进行设计改造,重现昔日的“幸福里弄”。

  在前期的交流研讨过程中,设计师和社区工作者针对小区的定位与特色提出了大量富有创意的想法。

  上海大学建筑设计院方面表示:“考虑到‘幸福里弄’有着浓厚的邻里情弄堂文化,我们最终决定在墙绘中融合老式邮箱、自行车、跳橡皮筋,以及代表老上海建筑特色的红砖墙等元素,通过再现老上海弄堂生活场景,进一步助力社区‘邻里互助一家亲’弄堂文化建设。此次活动使高校与街道形成紧密的联系,同时,我们非常有幸见证了社区居民与参与者为改善社区环境出谋划策的过程,受益良多。”

  青年人参与社区治理为“弄堂文化”注入“新腔调”

  当“弄堂文化”遇到年轻人,会迸发出怎样的朝气与活力?

  记者通过居民区方面了解到,在此次墙绘创作中,居民区集结了一批年轻人作为主力,邀请大家共同参与墙绘的设计、涂色等方面工作,为老一辈“弄堂文化”注入了“新腔调”。

  “我们呼吁社区年轻人多多参与到墙绘活动中,进一步激发青年群体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热情,让更多年轻人在这里碰触历史记忆,做好文化传承,增强其归属感及成就感。”

  锦灏居民区方面表示,“YUE锦灏”青春社区品牌将依托党建和群团活动平台,继续打造让年轻人感兴趣、愿意来、有收获的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年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人翁精神。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静安 作者:倪皓月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